紫桂燜大排怎麼做最有營養
紫桂燜大排簡介
紫桂燜大排是山東省傳統的漢族名菜,屬於魯菜系。排骨的一種烹飪方法,肉料味濃,食而不膩。將外脊肉除去皮和肥膘,頂刀把肉切成130克的大片,筋用刀扦三刀並將肉拍松,隨即肉片放入燒至成熟的植物油炒勺中,炸至金黃色時撈出,瀝油。蔥切段。薑切片。紫肉桂砸成碎快。
紫桂燜大排怎麼做最有營養
紫桂燜大排的做法
原料:豬帶骨外脊肉1.5公斤,紫肉桂5克。調料:植物油900克(實耗約70克),熟大油50克,鹽8克,白糖5克,料酒15克,糖色烽洗,薑25克,蔥50克,雞湯1.2公斤。
做法:
1、將外脊肉除去皮和肥膘,頂刀把肉切成130克的大片,筋用刀扦三刀並將肉拍松,隨即肉片放入燒至成熟的植物油炒勺中,炸至金黃色時撈出,瀝油。蔥切段。薑切片。紫肉桂砸成碎快。
2、炒勺上旺火,將熟大油燒熱後,把蔥、薑煽出香味,放入紫肉桂稍加煽炒,烹入料酒,加入雞湯、白糖、鹽,再用糖色把湯調成淺紅色,燒開後,將浮沫撇去,再放入炸好的外脊肉片,再燒開後改用微火40分鐘,將肉再翻過來直至爛,揀去紫肉桂和蔥薑,將肉夾入盤中。用旺火將勺內湯汁收濃,分別淋入濕淀粉和52克熟大油便成。
紫桂燜大排怎麼做營養會流失
豬肉要斜切,豬肉的肉質比較細、筋少,如橫切,炒熟後變得凌亂散碎,如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來又不塞牙;豬肉不宜長時間泡水。豬肉烹調前莫用熱水清洗,因豬肉中含有一種肌溶蛋白的物質,在15攝氏度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熱水浸泡就會散失很多營養,同時口味也欠佳。豬肉應煮熟,因為豬肉中有時會有寄生蟲,如果生吃或調理不完全時,可能會在肝臟或腦部寄生有鉤絳蟲。蔥可生吃,也可涼拌當小菜食用,作為調料,多用於葷、腥、膻、以及其他有異味的菜肴、湯羹中,對沒有異味的菜肴、湯羹也起增味增香作用。根據主料的不同,可切成蔥段和蔥末摻合使用,均不宜煎、炸過久。過多食用蔥會損傷視力。
紫桂燜大排各食材的處理方法
買回的豬肉先用水洗凈,飯後分割成小塊,分別裝入保鮮袋,再放入冰箱冷凍保存,或者先冷凍一會,等凍結後再分開放,這樣就不會黏在一起瞭。9月剝的稱秋桂,品質佳。4-5月剝的稱春桂,品質差。品質好的蔥:新鮮青綠,無枯、焦、爛葉;蔥株粗壯勻稱、硬實,無折斷,紮成捆;蔥白長,管狀葉短;幹凈,無泥無水,根部不腐爛。品質次之蔥:蔥株細小,有枯、焦、爛葉;根莖或假莖有腐爛現象,有折斷或損傷。
-
4
-
8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