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的中藥怎麼保存
如今,很多希望改善自己的體質,或者是治療一些疾病的人,都會選擇進行中醫治療。而在中醫治療之後,往往會需要吃中藥。對於抓好的中藥,是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來對其進行保存的,否則將會極大的影響中藥的藥性以及質量。那麼,抓好的中藥怎麼保存呢?下面將為大傢介紹相關知識!
1、低溫
黴菌和害蟲在1 0℃以下不易生長,且泛油、溶化、粘連、氣味散失、腐爛等藥材的變質反應在低溫時也不易發生,所以將藥材放在陰涼幹燥處(如冰箱),有利於保存其有效成分。
2、避光
像花葉類那種在光照時容易起變化的藥材,應貯藏在暗處及陶瓷容器、有色玻璃瓶中,避免陽光直接照射。
3、分類
根據藥材特點分類保管,如刺蝟皮、瓜萎等肉質、甜香的藥材易生蟲,應放在熏庫;遠志、半夏等易黴變,應註意通風、日曬。另外,劇毒藥材更應貼上醒目的標簽,專人保管,防止誤用中毒。
4、密封
種子類藥材(白扁豆、麥芽、薏苡仁等),密封保存可防止老鼠撕咬;容易風化(芒硝等)和揮發(冰片等)的藥材,密閉保存可避免有效成分丟失。密封時,將藥品放在幹凈的玻璃瓶中後,蓋嚴瓶蓋,用蠟轉圈滴在瓶口處封嚴就行瞭。另外,陶瓷罐、真空袋也是不錯的密封容器。
5、合藏
將花椒與有腥味的動物類藥材(鹿茸、地龍等)一起存放,可防止動物類藥材蟲蛀變質;將澤瀉與丹皮放在一處,澤瀉不易蟲蛀,丹皮不易變質。
6、殺蟲
對桑螵蛸、露蜂房等動物藥保存前要蒸熟,避免蟲卵孵化;同時可用化學藥物熏殺害蟲,通常保存少量的藥材時可將硫磺點燃生成二氧化硫熏蒸,保存大量的藥材時可噴灑氯化苦熏蒸。
7、幹燥
中藥材的含水量超過15%時,容易發生蟲害、黴變等變質。故對含水量高的藥材,要借高溫、太陽、風、石灰幹燥劑等力量.選用曬、晾、烘、微波、遠紅外線照射等方法,將含水量降到15%以下.
目前.降低中藥材含水量最常用方法是:把藥材攤在席子上,擺在太陽下曬。如果條件允許,可用架子把草席架空。對於一些含水分或淀粉較多的藥材,如貝母、百合、延胡索等,應先用開水燙煮或蒸.再在太陽下曬。有些藥材不耐久曬,如麻黃,久曬後有效成分的含量會減少,應放在通風的室內或遮蔭的棚下陰幹。此外,有些高價藥材容易生蟲、發黴,如人參、虎骨等,應密封保存,用石灰保持藥材幹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