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喜鴨子什麼時候放調料
四喜鴨子什麼時候放調料
制作食材:凈雛鴨750克,豬肉30克,蔥10克,薑10克,花椒5克,八角5克,桂皮5克,白糖20克,精鹽5克,味精1克,紹酒21克,濕淀粉15克,芝麻油100克,花生油1500克。
凈雛鴨由脊背處劈開,鴨脯相連,用刀根把大骨斬斷,去掉鴨嘴內鴨舌,豬肉切成1.5厘米見方的丁,連同鴨子用醬油醃漬10分鐘,撈出瀝幹,放入九成熱(約225℃)油鍋中,將鴨、豬肉塊炸成棕紅色撈出瀝油,放砂鍋內,把豬肉、蔥段、薑塊、花椒。八角、桂皮放在正面,清湯內加白糖、精鹽、味精,紹酒攪勻倒入砂鍋內,用慢火燉2小時至爛熟取出,皮鹵朝上擺在大腰盤內,豬肉放在鴨子的四周。汆湯倒入鍋內燒開,調好口味用濕淀粉勾成濃溜芡,加芝麻油澆在鴨子上即成。
四喜鴨子的一般做法
四喜鴨子做法一
1、鴨腿洗凈,用廚紙吸幹水分。 放入少許老抽,抹勻,上色。
2、再抹上一層蜂蜜,醃漬半小時。
3、鍋內放油,放入鴨腿,炸至表面金黃。
4、撈出,控幹油。
5、將炸過的鴨腿放入砂鍋內。
6、倒入一小碗花雕酒。
7、倒入三分之一碗生抽,少許老抽。
8、放入蔥薑八角。
9、加入少許鹽。
10、放入冰糖少許,調味。
11、大火燒開,轉小火,煨燉一小時以上,將湯汁熬沒關火即可。
12、取出即可。
四喜鴨子做法二
1、準備的材料。
2、鴨腿在熱水鍋中焯出血水後洗凈。
3、鍋中放少許油,煸香蔥和薑。
4、加入水,水開淋入料酒。
5、倒入老抽。
6、放入大料和桂皮。
7、放入冰糖。
8、加入蠔油。
9、燒至湯汁濃稠時關火即可。
10、上桌改刀即可。
四喜鴨子做法三
1、鴨腿洗凈,涼水上鍋焯水,加入少量料酒,出鍋少涼用水沖,瀝水分,然後用廚房紙吸幹水分備用。
2、煎好的鴨腿放入砂鍋,(這裡我用的是砂鍋,這個步驟可以自由發揮)加入備料,醬油,老抽,白酒,水要漫過鴨腿,開鍋後轉小火,燉半小時以上,時間自己掌握。
3、因為不喜歡吃帶湯的,我在燉瞭半小時後又倒回炒鍋大火翻炒,加入少量五香面,鹽,繼續翻炒。
四喜鴨子的由來
四喜鴨子源於山東民間,常用於喜慶宴席作大菜,是山東地區特色傳統名菜之一,屬於魯菜系。流行於山東半島各地,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取名“四喜”,即宋洪邁《容齋隨筆》所載《四喜詩》所雲人生四件喜事:“久旱逢甘雨,他鄉見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此詩明朝年間被編人通俗塾書中,故民間廣為傳誦,並取以為肴饌之名。
-
1
-
3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