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茵陳如何保存
茵陳是一種野生植物,將茵陳曬幹之後可以將茵陳當作一種中藥材使用,但是其實鮮茵陳的藥用價值也十分明顯。茵陳對人體發揮的主要作用就是緩解皮膚瘙癢、消化不良等癥狀。可是如果購買的是鮮茵陳的話不註重保存,容易讓鮮茵陳發黴。下面的文章就為讀者朋友們推薦瞭幾個關於鮮茵陳的正確保存方法。
可利用保鮮膜、保鮮袋等包裝好放入冷藏庫保存。
2. 也可以除去雜質以及雜根,曬幹後置於陰冷幹燥處室溫下保存。
主要功效
茵陳清熱利濕;退黃。主治:黃疸、小便不利、濕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等。藥理學研究有利膽,保護肝功能,解熱,抗炎,降血脂,降壓,擴冠等作用。
茵陳治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語言,四肢無力,好眠臥,口吐粘液:茵陳蒿、白蘚皮各50克。上二味粗搗篩。每服15克,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日三。(《聖濟總錄》茵陳湯)
茵陳治男子酒疸:茵陳蒿四根,梔子七個,大田螺一個,連殼搗爛,以百沸白酒一大盞,沖汁飲之。(《綱目》)
茵陳治陽明病,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瘀熱在裡,身發黃者。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擘),大黃二兩(去皮)。以水一鬥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傷寒論》 張仲景茵陳蒿湯)
茵陳治發黃,脈沉細遲,肢體逆冷,腰以上自汗:茵陳100克,附子一個作八片,幹薑(炮)75克。甘草(炙)一兩。上為粗末。分作四貼,水煎服。(《玉機微義》茵陳四逆湯)
茵陳治感冒,黃疸,漆瘡:茵陳五錢。 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茵陳治癧瘍風病(此病是身上出現斑塊,白色成片):茵陳蒿兩握,水一鬥五升,煮取七升,先以皂莢湯洗,次以此湯洗之,冷更作,隔日一洗,不然,恐痛也。(《崔氏纂要方》)
遍身典疸:用茵陳蒿一把,同生薑一塊搗爛,每日擦胸前和四肢。
眼熱紅腫:用茵陳蒿、車前子等分,煎湯,以細茶調服數次。
大熱黃疸:用茵陳切細煮湯服。生食亦可,亦治傷寒頭痛、風熱癢瘧,利小便。此方名茵陳羹。
風疾攣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縮):用茵陳蒿一斤、秫米一石、面三斤,和勻照常法釀酒,每日飲服。
茵陳治遍身風癢生疥瘡:茵陳不計多少,煮濃汁洗之。(《千金方》)
茵陳治風瘙癮胗,皮膚腫癢:茵陳蒿50克,荷葉25克。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5克,冷蜜水調下,食後服。(《聖濟總錄》茵陳蒿散)
-
2
-
3
-
4
-
5
-
6
-
1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