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茵陳曬幹還是陰幹
時間:2019-06-30 08:26:1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茵陳是一種在南方地區山坡上較為常見的中藥材,但是由於茵陳的不容易保存性,所以在采摘茵陳之後,一定要將茵陳弄幹保存。由於每一種中藥材的特性,在烘幹保存這類中藥材的時候也要選取不同的方法。一般來說中藥材的烘幹方法都具有曬幹和陰幹兩種,那麼茵陳究竟是使用曬幹還是陰幹方法呢?
將茵陳洗凈曬幹後,用塑料袋密封保存,密封儲藏在陰涼幹燥環境中,避免光照,避免生蟲子。
1、別名和來源:
綿茵陳、茵陳蒿、白蒿、松毛艾。為菊科植物濱蒿或茵陳蒿的幹燥地上部分。
2、產地:
生於山坡、路邊。全國各地均有分佈。主產於陜西、河北、山西等省。商品通稱綿茵陳,陜西產者稱西茵陳,質量最佳。
3、性狀鑒別:
茵陳幼苗多為蜷縮團狀,全株密被白毛、灰綠色;葉多裂成絲狀,綿軟如茸;氣微香、味微苦。
幼苗均卷縮成團狀,灰白色、灰綠色或灰黃色(貯藏日久)。全體密被灰白色或灰黃色絹毛,綿軟如絨。莖細小,長1.5~2.5cm,直徑1~5mm,除去表面絹毛後可見明顯縱紋;質脆,易折斷。
葉具柄,展平後葉片呈2~3回羽狀深裂或掌狀裂,葉片長1~3cm,寬約1cm,小裂片呈卵形、倒卵形或倒披針形、線形,先端銳尖。氣清香,味微甘。以質嫩、綿軟、色灰白、香氣濃者為佳。
4、性味歸經:
苦、辛,微寒。歸脾、胃、肝、膽經。
5、性能特點:
本品苦泄寒清,能清利肝膽濕熱而利膽退黃。
6、功效主治:
清熱利濕;退黃。主治:黃疸;小便不利;濕瘡瘙癢等
7、用法用量:
6~15g。外用適量,煎湯熏洗。
8、註意事項:
茵陳用量過大可引起頭暈,惡心,腹瀉,上腹部不適,急性肝膽損傷,亦有心律不齊的報導.但是治療劑量的茵陳一般不會造成嚴重的損傷。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
1
-
3
-
4
-
5
-
6
-
7
熱門文章
-
1
-
2
-
3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