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筍怎麼處理保存
春筍怎麼處理保存
1、帶皮春筍保存方法
取容器桶、缸等,在底部鋪上濕河沙7-10厘米厚,將完好無損的冬筍尖頭朝上排列在容器中,再用河沙填滿空隙,然後鋪蓋一層7-10厘米河沙,將春筍的頂尖完全覆蓋後,搬到陰涼通風處,可貯藏保鮮30-50天不變質。
2、剝皮的春筍保存方法
把剝皮的春筍裝到能密封口部的容器裡(竹筍可切可不切),疊放一層竹筍鋪一層食鹽或是粗鹽,疊放完後灌入涼開水,直至沒過竹筍10厘米以上,然後用石頭等重物壓住竹筍,不讓竹筍露出水面,密封口部。這種方法可以把竹筍保存一年以上,需要食用的時候,就拿竹筍出來用清水漂兩天即可炒食,或是水煮一下再清水洗一下即可炒食。
3、將春筍放入冰箱保存
新鮮竹筍在采收後放置常溫下會很快就纖維化,所以為瞭新鮮最好盡快使用,如果吃不完或是買回來不立即食用,以報紙包好再用塑膠袋包好不要讓水份蒸發,再放入冰箱內冷藏,不過最好還是盡早吃完。或是買回竹筍後在切面上先塗抹一些鹽,再放入冰箱中冷藏。
春筍有什麼營養價值
1、春筍脆嫩鮮美,可嚼出清香和甘醇來,被譽為“素食第一品”,自古以來備受人們喜愛,文人墨客和美食傢對它贊嘆不已,有“嘗鮮無不道春筍”之說。如果說肉食者鄙,食筍則正好相反。筍的味道就是如此清雅雋永。蘇東坡曾道:“無竹則俗,無肉則瘦,若想不俗也不瘦,天天筍煮肉。”
2、春筍味清淡而鮮嫩,營養豐富,含有充足的水分、植物蛋白、脂肪、糖類、大量的胡蘿卜素和維生素B、C、E以及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其中含量較高的是纖維素、氨基酸。
3、春筍不僅是佳蔬還是良藥,中醫臨床研究發現,春筍味甘性寒,具有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等功效。春筍筍體肥厚,美味爽口,營養豐富,可葷可素。做法不同,風味也各異,炒、燉、煮、煨皆成佳肴。
吃春筍的禁忌註意事項
1、燒春筍時最好先焯水
做春筍前最好能在沸水裡先焯一下,大約煮1-2分鐘,甚至可以煮更久一些,以軟化粗纖維,有助消化。這樣既可以去除春筍的澀味,吃起來更爽口,還能讓70%的草酸流失。草酸容易和體內的鈣形成草酸鈣,在體內沉積,導致結石,也會加重結石患者的病情。
2、不要和生冷食物混著吃
春筍不要空腹吃,吃之前可以先喝口湯、羹,或者吃幾口飯,以減少春筍對胃腸黏膜的刺激;吃完春筍後盡量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如冰淇淋、冰啤酒、生海鮮。春筍本來就難以消化,生冷食物也不易消化,兩個加在一起,腸道受到雙重刺激,加速瞭胃腸功能紊亂,容易誘發胃腸不適。
3、吃春筍需防過敏
中醫認為,竹筍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利便等功效,但筍中的大量纖維素較難消化,同時筍中含有難溶性草酸,食用過多易誘發哮喘等老慢支疾病、過敏性鼻炎、皮炎等。春季本來就容易過敏,對於容易產生攝入性過敏的人來說,食用春筍還易引起蕁麻疹。因此,小兒應少量吃春筍,但不能吃毛筍;老人吃筍一定要細嚼慢咽。為防止出現過敏,吃筍應先少量嘗點,如有反應,馬上停止;如沒有反應,可適當再吃。
-
1
-
7
-
1
-
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