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裡有沒有臘肉
臘八粥裡有沒有臘肉
1、臘八粥裡有沒有臘肉
臘八粥的制作方法很簡單,並且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搭配食材,有的地方喜歡吃甜的有的喜歡吃咸的,臘八粥主要材料是不能少於八種哦!但是他裡面是沒有臘肉的,常見的材料也就是一些糯米,紅豆之類的。
2、傳統臘八粥的做法
材料:大米,糯米,紅米,海米。胡蘿卜。豆幹。香腸,臘肉,新鮮豬肉
2.1、取砂鍋,將糯米和紅豆洗凈先放入砂鍋裡加水煮,煮開後轉小火。
2.2、煮紅豆的同時將臘肉、香腸、新鮮豬肉洗幹凈,豆幹用開水燙一下洗凈,胡蘿卜剝皮洗凈。所有材料切丁。
2.3、將切好的臘肉、香腸、新鮮豬肉、豆幹放入烤盤,加一點點油抓勻。並放入香葉,蒜粒,烤箱預熱200度烤30—40分鐘。
2.4、查看鍋裡的紅豆和糯米,待紅豆漸漸軟瞭,就下洗好的大米到鍋裡,先大火煮開,然後轉小火煮半個小時。
2.5、加入切好的胡蘿卜丁和海米,這時候就不用大火煮開瞭,一直保持小火。
2.6、查看烤箱的食材,時間到瞭之後把所有肉類和豆幹倒去多餘的油,然後全部下鍋,包括裡面的蒜瓣和香葉。這一步要小火保持煮一個小時左右,煮到大米糯米軟爛,紅豆開花就可以出鍋食用啦!
3、臘八節為什麼要喝臘八粥
按照中國的傳統習慣,農歷十二月初八,民間謂之臘八,是春節前的第一個節令。民間流行在臘八節時要喝臘八粥。此後“年味”日漸濃起來。在臘八那天,喝上一碗香甜可口的臘八粥,預示著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
臘八節喝臘八粥的風俗,在我國已有千年之久瞭。至遲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傢都要做臘八粥。明代的用料,加江米、白果、核桃仁、栗子等煮粥。到瞭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
在宮廷,皇帝、皇後、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
在民間,傢傢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傢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臘八節又叫什麼節日
臘八節又叫法寶節,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
臘八節的由來
在秦漢以前,由於各代所使用的歷法不同,因而臘月所指的月份也就不一致。據一些典籍記載,直到漢代人們才把處在冬末春初、新舊交替之際的農歷十二月作為歲終的「臘月」固定下來,並規定於臘月初八為臘祭日。每到臘八這一天,為瞭祭祀臘神,民間往往要準備一頓別具風味的粥。這種粥是用五谷雜糧摻入花生、栗子、紅棗、核桃仁、杏仁,用微火煮熟燉爛,再添加紅糖,做成八色香粥,稱之為「臘八粥」。粥煮成之後,先要盛上幾碗,放置於庭院天井、碾磨盤上、牛馬羊豬圈的門上,以表示同慶豐收、迎吉祥之意。由此可知,當時的「臘八粥」與佛教沒有關系,完全是我國自己的傳統祭日。此後,臘八之說便逐漸流傳開來並成為一個傳統的民間節日——臘八節。
-
5
-
6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