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仔雞的做法步驟
板栗仔雞的做法步驟
1、板栗仔雞的東北菜做法
主料:雞腿、板栗
調料:蔥、薑、鹽、料酒、醬油、白糖
制作:去殼的板栗入鍋煮4分鐘左右撈出瀝幹水備用。鍋中放油,油的量可以稍多點,放入板栗炒到表面變色後撈出備用。餘油再次燒熱,放入蔥薑片爆香,倒入雞塊翻炒。雞塊表面微黃後調入料酒,醬油,鹽,少許白糖,加入板栗。
倒入開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蓋上蓋,煮20分鐘左右。再大火收幹水份,撒入蔥段即可。
小貼士:燒栗子之前先把它焯水煮個3~4分鐘,再過油炸一下,再燒就好瞭,又容易燒透又容易入味。
2、板栗仔雞的川菜做法
原料:仔母雞一隻(約重1000克),板栗200克,芝麻油250克(約耗75克),豬油、雞湯、味精、白糖、濕淀粉、硝水、醬油、精鹽、蒜白各適量。
制作:仔母雞宰殺去毛,去掉內臟、頭、爪,洗凈,切下頸項。將雞劈成兩半,把胸翅部位切成六塊,其它部位切成2.4厘米見方的塊,雞腿砍成兩節,雞頸切成3厘米長的段,雞腕切成四塊,剖小方格花紋,用刀將板栗的殼面砍成一字形,放入沸水鍋中,在旺火上煮5分鐘,取出脫殼,剝去內皮;炒鍋置旺火上,下芝麻油,燒至七成熱,放入雞塊炸5分鐘後,用漏勺撈出,鍋中餘油,加雞湯、板栗、醬油、精鹽、白糖、雞膿、肝,用旺火燒10分鐘,至肉塊松爽、板栗粉糯時,再加豬油、味精、蒜白,用濕淀粉調稀勾芡,起鍋盛盤即成。
小貼士:選用1000克重的仔母雞,整理時砍去頭爪留肫肝。雞肫洗凈後剞井字花紋改切4塊。燜雞須先用旺火,再用中火入燜至脫骨軟爛為止。因有過油炸制雞塊過程,需準備植物油1000克。
3、板栗仔雞的酒燜做法
材料:雞一隻,板栗仔300克,葡萄酒,葡萄酒作為主要配料,不必挑選太貴的幹紅,一般以葡萄果酒即可,也就是葡萄汁的含量不足100%的葡萄酒。白糖、蔥、薑、蒜、大料、花椒、雞精。
制作方法:少量的花椒、大料用開水煮3-5分鐘,用煮好的水和少量鹽將切塊的雞醃制3-5個小時,然後將醃好的雞控幹水分待用。板栗仔肉也用開水煮7分鐘,控水待用。油鍋上火,油溫熱後放入白糖,待白糖化開色澤紅亮翻起小泡,立刻將雞塊入鍋。及時翻炒,並加入板栗仔肉,待糖汁完全裹到雞塊上之後,改小火煎,放入生薑絲。要多觀察,及時翻炒,避免煎糊。
大約15-20分鐘後,倒入葡萄酒,用量大約是,每一公斤雞塊放入一茶杯左右葡萄酒,同時放入蔥絲、蒜末,根據口味放入鹽、雞精,經過大約5分鐘左右小火燉,葡萄酒釀板栗仔雞就算做好瞭。如果喜歡吃辣椒的人,可以放入一些幹紅辣椒一起煎制。
板栗仔雞的營養價值
母雞:母雞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身壯體的作用。
栗子(鮮):栗子中所含的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礦物質,能防治高血壓病、冠心病、動脈硬化、骨質疏等疾病。
現代營養學認為,雞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祖國醫學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補虛、益血氣的功效,一般人均可食用。老人、病人、體弱者更宜食用。
板栗配雞肉,補腎虛、益脾胃,適合於腎虛人群食用,也是一般健康人強身健體的美味佳肴。
吃板栗的禁忌
栗子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以及鐵元素的營養成分,是很滋補身體的食品。但是在食用栗子時是不能與牛肉一起吃的,因為牛肉中含有微量的金屬元素,和栗子一起吃會引發化學作用,會破壞掉栗子中的維生素的營養價值,而且牛肉與栗子一起吃還會使身體產生一些沉淀的物質,會影響人體的消化功能,阻礙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還會引起食欲減退的現象。
-
4
-
7
-
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