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筋泡酒配方
鹿筋泡酒配方
1、鹿筋泡酒配方
鹿筋泡酒配方:50克,木瓜、制州烏、制草烏各40克,黨參、黃芪、桂枝、枸杞子各75克,重樓、紅花、川續斷各100克,白酒16千克,蔗糖600克,虎杖96克。
鹿筋泡酒方法:
制法:將前16味和虎杖酌於碎斷,入佈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每天攪拌五次,浸泡30~40天後取出佈袋。榨出液澄清後與浸液合並,加蔗糖,攪拌使之溶解,密封,靜置15天以上,濾過,即成。
功用:扶風除濕、舒筋活血。
主治:四肢麻木,風濕性關節炎等。
食用方法:口服。每次服10毫升,U8日2次。忌多服。
附記:引自《藥酒匯編》。驗之臨床,確有良效。孕婦及高血壓患者忌服。
2、什麼是鹿筋
鹿筋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四肢的筋。功效:補腎陽、壯筋骨。主治:治勞損過度、風濕關節痛、子宮寒冷、陽痿、遺精。鑒定:幹燥的鹿筋,細長條狀,金黃或棕黃色,有光澤而透明。長45~65厘米左右,粗約1.5~2厘米。上端帶肉質,下部有半圓形黑色蹄甲之個,亦有帶4個小塊蹄骨者;蹄甲處略帶皮,有棕色或淡棕色短毛。質堅韌,氣微腥。以身幹、條長、粗大、金黃色有光澤者為佳。
3、鹿筋的性狀
幹燥的鹿筋,細長條狀,金黃或棕黃色,有光澤而透明。長45~65厘米左右,粗約1.5~2厘米。上端帶肉質,下部有半圓形黑色蹄甲2個,亦有帶4個小塊蹄骨者;蹄甲處略帶皮,有棕色或淡棕色短毛。質堅韌,氣微腥。以身幹、條長、粗大、金黃色有光澤者為佳性狀鑒別(1)梅花鹿筋,本品呈細長條狀,長25-43cm。粗0.8-1.2cm。金黃色或棕黃色,有光澤,半透明。懸蹄小,蹄甲黑色,光滑,呈稍狹長的半圓形,蹄墊灰黑色,角質化。蹄毛棕黃色或淡棕色,細而柔軟。籽骨4塊,關節面光滑,2、3籽骨似舌狀,稍大,長1.2-1.4cm,寬0.5-0.7cm,1、4籽骨關節面均有1條棱脊,一側斜面呈長條形,長0.9-1.1cm,寬0.4-0.6cm。質堅韌,難折斷,氣微腥,味淡。
鹿筋的制作方法
1、紅燒鹿筋
材料:油發鹿筋400克,香菇10克,冬筍10克、鹽3克,醬油15克,蔥段5克,薑片5克,白糖3克,料酒10克,蠔油5克,水淀粉10克,色拉油適量。
做法:
1.1、將油發鹿筋洗凈,切長條,入開水鍋內氽透,撈出控凈收入;
1.2、香菇、冬筍斜片成0.3厘米的厚片。
1.3、鍋置火上,留底油燒熱,下入蔥段、薑片煸香,烹入料酒,放入鹿筋條適量水,燜至汁濃,再加入香菇片、冬筍片、鹽、醬油、白糖、蠔油燒3分鐘,揀去蔥段、薑片,勾茨裝盤即可。
2、鹿筋壯骨酒
功效:祛風除濕、舒筋活血。用於四肢麻木、風濕性關節炎。四肢麻木、風濕性關節炎。
材料:鹿筋30g、鹿骨200g、當歸50g、木瓜40g、黨參75g、玉竹200g、黃芪75g、重樓100g、虎杖96g、桂枝75g、續斷100g、肉桂50g、紅花100g、枸杞子75g、秦艽50g、制川烏40g、制草烏40g。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2次。
性狀:本品為棕紅色的澄清液體;味辛、甘、微苦。
來源:《部頒標準》中藥第4冊
註意事項:按規定量服用,孕婦及高血壓患者忌服。
3、松仁燒鹿筋
功效:有強筋壯骨的功效。
材料:梅花鹿筋、松仁。
做法:將鹿筋浸泡四個小時以上,燒制而成。
4、鳳足燉鹿筋
功效:此菜以名貴的滋補健身、強筋骨、法風濕的鹿筋與補氣血、強筋骨的雞爪為主料,配以補氣益胃的蘑菇。其功在補氣養血、滋陰填精、強筋骨、壯腰膝,常可作為精血不足、食少贏瘦、病後體虛、產後血虛以及腰膝酸痛、伸屈不利,或風濕關節痹痛,或腎精虧虛等病患者的輔助食療菜肴使用。
材料:幹鹿筋100 克,肥雞腳200 克,火腿片25 克,蘑菇片50 克、料酒、精鹽、味精、蔥段、薑片、雞湯。
鹿筋的藥效
鹿筋主治:頸椎病痹證型,手指麻木酸痛者。友情提示:拍品為梅花鹿鹿筋。
鹿筋是鹿四肢的伸肌腱、屈肌腱和背最長肌的肌膜。因鹿筋內含有睪丸酮、雌二醇等性激素,以及脯氨酸、甘氨酸等多種氨基酸、鈉、鐵、錳、鋅等多種無機元素,故鹿筋有如下功能:補勞損、續絕傷、壯筋骨。
鹿筋能強筋壯骨、養血通絡、生精益髓,主治勞損,續絕傷,大壯筋骨,補陽氣。
久患風濕、關節痛,腰脊疼痛,筋骨疲乏或軟弱無力,步履艱難,手足無力,手腳抽筋,跌打勞損、筋骨酸痛等療效顯著。鹿筋含豐富的膠原蛋白,且在加工過程中保持瞭鹿筋的含血量,故加強
-
1
-
5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