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中醫>炒湯圓要放油嗎

炒湯圓要放油嗎

時間:2019-07-20 08:24:0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湯圓是中國傳統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形食品,一般有餡料,煮熟帶湯吃,其實湯圓不僅能煮著吃,還能炒著吃更酥香。那麼,炒湯圓要放油嗎?

二、湯圓的營養價值三、湯圓的來歷

炒湯圓要放油嗎

1、炒湯圓要放油嗎

炒湯圓和炒菜一樣,下鍋是都要放油。可以放葷油也可以放素油。下面就介紹一下炒湯圓的方法。

1.1、鍋裡加入水1000毫升大火燒開,把圓子一顆一顆快速的加入水裡,然後用鍋鏟子往鍋底部推兩下,以免湯圓粘鍋,蓋鍋蓋燒煮3、4分鐘,湯圓都浮在水面就可以撈出瞭,準備一個大碗放入涼開水,把煮好的湯圓撈在碗裡過一下涼水,然後撈出瀝幹水分,這樣使湯圓不會粘在一起。

1.2、炒鍋加入熟豬油20克文火燒熱,加入白糖60克,再加入一湯匙開水,用鍋鏟子快速攪炒至淡咖啡色。

1.3、倒入湯圓翻炒,加入花生碎和芝麻翻炒均勻,出鍋裝盤撒上桂花,非常美味的炒湯圓,滑糯香甜而且有點Q彈。

2、湯圓炒著吃更酥香

湯圓一定是甜的或者咸的?非也!它還能是辣的。在許多貴州餐廳裡,我們能吃到一道獨特的湯圓菜肴——酸菜炒湯圓,簡直刷新瞭我們對湯圓的賞味認知。

湯圓其實是黑芝麻酸料,軟綿綿的湯圓要用來炒,必須先經過炸的工序,定型瞭,才能有其他的作為。所配搭的酸菜是貴州風味,選用大白菜,用貴州自然發酵的酸湯來浸泡而成,將酸菜精裁細切。將油燒到200℃後,放入湯圓浸炸至熟,撈出控油,再於鍋中下辣椒、酸菜碎炒香,放入炸好的湯圓,最後加些許味粉與蔥花炒勻即可。一上桌必須馬上食用,才能吃到湯圓的酥脆口感。

3、莞式湯圓更咸鮮

通常以豬骨豬肚、雞腿肉、鮮魷魚,以及蝦米、瑤柱和冬菇等一起精心熬制,並酌加適量咸菜調味提鮮,直至湯色奶白。糯米粉加水拌勻搓成細長條,以手工方式掐掰成小團,稍稍揉搓投入湯底。滾開之際,放一點白菜葉燙熟即可。

舀盛時中間加放幾粒以蘇木水調色的紅湯丸,如是紅白相間、熱氣騰騰,從而為親朋好友相聚平添幾分喜慶氛圍,亦寓意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當然和甜湯圓口味清新甜膩差別甚大,咸湯丸於充分汲取湯汁後口感軟糯咸鮮,就連湯汁亦香鮮惹味,間中雜食一點菜葉還能解膩開胃。

湯圓的營養價值

由於湯圓營養豐富,中醫歷來將元宵視為可補虛、調血、健脾、開胃之物,現代營養學傢也非常推崇元宵的保健功能。

1.補身怯寒 湯圓(元宵)是用糯米粉等原料做成的圓形食品,內有其他食物,高碳水化合物的一種食物,同時有一定的纖維、脂肪和蛋白質。

2.健脾開胃 湯圓(元宵)在中醫學上視為開胃健脾的營養食品,有促進食欲,潤腸胃健脾胃的功效。

3.調血補充能量 湯圓(元宵)的熱量較高,有補充人體所需能量的作用,同時補虛生血,強身健體,視為瘦弱人士的保健佳品。

湯圓的來歷

關於元宵節吃湯圓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從《平園續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賦》等史料的記載看,湯圓作為歡度元宵節的應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因元宵節必食“圓子”,所以人們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貴,薑白石有詩“貴客鉤簾看禦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詩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瞭現代亦有與元宵節有關的故事。袁世凱在做瞭大總統之後心猶未甘,還想當皇帝,因美夢不能成真,終日煩惱。一日他的姨太太說要吃元宵,話剛一出口,就被袁世凱打瞭一個耳光,因“元宵”與“袁消”諧音,從此袁世就給手下的人下瞭個命令,以後不許再說“元宵”,而隻能說“湯圓”。後來有人就此事寫瞭一首打油詩:“詩吟圓子溯前朝,蒸化煮時水上漂。洪憲當年傳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