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腩的吃法_哪些人不能吃牛腩
牛腩的簡介
1、簡介
牛腩即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的松軟肌肉,是指帶有筋、肉、油花的肉塊,這隻是一種統稱。若依部位來分,牛身上許多地方的肉都可以叫做牛腩。國外進口的部分是以切成條狀的牛肋條為主,是取自肋骨間的去骨條狀肉,瘦肉較多,脂肪較少,筋也較少,適合紅燒或燉湯。另外,在裡脊肉上層有一片筋少、油少、肉多,但形狀不大規則的裡脊邊,也可以稱作牛腩,是上等的紅燒部位。牛腱也可以算是牛腩的一種,筋肉多,油少,甚至全是瘦肉。因此一般用來鹵,不適合燉湯,更不適合紅燒。
2、圖片
牛腩的食用處理方法
1、牛腩洗凈切好即可根據各人口味烹飪美食。烹飪時放一個山楂、一塊橘皮或一點茶葉,牛腩易爛,清燉牛肉能較好地保存營養成分。
2、煮老牛腩肉的前一天晚上把牛腩塗上一層芥末,第二天用冷水沖洗幹凈後下鍋煮,煮時再放點酒、醋,這樣處理之後老牛腩肉容易煮爛,而且肉質變嫩,色佳味美,香氣撲鼻。
3、牛肉的纖維組織較粗,結締組織又較多,應橫切,將長纖維切斷,不能順著纖維組織切,否則不僅沒法入味,還嚼不爛。
4、新鮮的牛腩不宜長時間保存,一般1-2天內食完。牛腩受風吹後易變黑,進而變質,因此要註意保管。如果需要長時間保存,可把牛腩肉切成小塊,用保鮮膜包裹好,放冰箱冷凍室內冷凍保存。食用時可根據菜肴的要求,取出牛腩,自然解凍後即可烹調菜肴。
牛腩的吃法(做法)大全
1、西紅柿牛腩
1-1、牛腩肉切成小塊,用清水泡出血末。
1-2、準備好大蒜 桂皮 草果 豆蔻 小茴香 花椒 薑片。
1-3、把洋蔥和胡蘿卜切成塊。
1-4、1個西紅柿去皮切成塊。
1-5、另1個西紅柿用攪拌機打成西紅柿醬備用。
1-6、把牛腩焯水。
1-7、鍋中放入少量的油下入大蒜 薑片 桂皮 草果 香葉 花椒 小茴香 豆蔻煸炒香。
1-8、下入胡蘿卜和洋蔥煸炒。
1-9、再放入焯水的牛腩煸炒出香味。
1-10、放入西紅柿繼續煸炒。
1-11、煸炒至西紅柿成沙粒狀。
1-12、加入清水沒過肉,大火燒開,加入胡椒粉 糖 鹽和白醋,轉小火燜至1小時。
1-13、倒入炒鍋加入雞精大火煮至5分鐘。
1-14、關火加入西紅柿醬攪拌均勻,西紅柿牛腩即可享用瞭。
2、紅燒牛腩
2-1、牛腩切自己喜歡的大小,冷水下鍋,煮出血水。
2-2、將煮好的牛腩洗凈浮沫,控幹備用。
2-3、胡蘿卜、土豆切滾刀塊。
2-4、薑蒜切片,幹辣椒切段,八角、桂皮、幹辣椒沖洗幹凈備用。
2-5、鍋裡放油,燒至7、8成熟後放入薑蒜爆香。
2-6、隨後放入牛腩翻炒一陣後,放入幹辣椒和桂皮一起翻炒。
2-7、炒到牛腩變色至後放入生抽、老抽和料酒,翻炒至上色。
2-8、隨後轉入沙煲,加入一碗水,沒過牛腩就差不多瞭,大火燒開後小火煲1.5—2個鐘。
2-9、牛腩燜到酥軟後再放入土豆和胡蘿卜塊。
2-10、燜到胡蘿卜和土豆都軟熟後,放入香菜就可以瞭薑蒜切片,幹辣椒切段,八角、桂皮、幹辣椒沖洗幹凈備用。
2-11、鍋裡放油,燒至7、8成熟後放入薑蒜爆香。
2-12、隨後放入牛腩翻炒一陣後,放入幹辣椒和桂皮一起翻炒。
2-13、炒到牛腩變色至後放入生抽、老抽和料酒,翻炒至上色。
2-14、隨後轉入沙煲,加入一碗水,沒過牛腩就差不多瞭,大火燒開後小火煲1.5—2個鐘。
2-15、牛腩燜到酥軟後再放入土豆和胡蘿卜塊。
2-16、燜到胡蘿卜和土豆都軟熟後,放入香菜就可以瞭。
3、腐竹燉牛腩
3-1、牛腩洗凈切成塊,在開水中焯出血水。
3-2、準備生薑、青椒、紅椒、八角、草果等。
3-3、腐竹泡好切段。
3-4、熱鍋下油放豆瓣和剁椒炒出紅油。
3-5、放薑片、牛肉、啤酒一聽、老抽、八角草果香料,燉至牛腩變軟。
3-6、放腐竹入鍋煮。
3-7、出鍋前放青紅椒即可。
哪些人不能吃牛腩、牛腩的註意事項
1、哪些人不能吃牛腩
1-1、感染性疾病、肝病、腎病的人慎食。
1-2、黃牛肉為發物,患瘡疥濕疹、痘痧、瘙癢者慎用。
1-3、高膽固醇、高脂肪、老年人、兒童、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2、牛腩的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適宜於生長發育、術後、病後調養的人、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目眩的人食用。
3、牛腩的食用禁忌
3-1、一周吃一次牛腩即可,不可食之太多,另外,牛脂肪更應少食為妙,否則會增加體內膽固醇和脂肪的積累量。
3-2、牛腩與板栗一起吃引起嘔吐。
3-3、牛腩與白酒一起吃上火、引起牙齒發炎。
3-4、牛腩與紅糖一起吃腹脹。
3-5、牛腩與橘子一起吃不利於營養素的吸收。
-
6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