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制春卷皮
二、關於春卷的趣事三、春卷的營養價值
如何自制春卷皮
1、如何自制春卷皮
春節期間春卷是傢傢戶戶都少不瞭的美食,但是我們常常會碰到買不到春卷皮的情況,雖然事情不大,但還是讓人感到十分麻煩,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自制春卷皮,讓你在無後顧之憂。
材料:面粉 (適量)、水 (適量)
步驟:面粉加水,將面粉分幾次加水,攪拌均勻。要把面加水攪拌均勻,比平時的面團要搓得稀一些。
手抓面團:用手沾上水抓面團,要重復用手沾上水抓面團幾次。
浸水:然後用水末過面團,浸1小時(醒面)。面團完成,一小時後把水倒掉。
攤春卷皮:把平底鍋預熱,用手抓一面團,在平底鍋轉一圈,馬上拿起。平底鍋就會留下一層薄薄的面皮,等稍稍翹起,就可以揭起面皮瞭。春卷皮就完成瞭!
2、大蟹春卷的做法
【主要材料】:大蟹肉200克、春餅4片、芽菜10克、菊花瓣1克、蟹肉調料、煉乳5克、奶油5克、鹽2克、白胡椒2克、醋辣醬、韓國辣醬50克、蒜3克、雪碧8克、韓國醋25克、白糖12克
【春卷做法】:
把大蟹在已經放入韓國燒酒的蒸鍋裡蒸7—8分鐘取出後把肉剔出根據比例完成蟹肉調料並與蟹肉拌勻。
將春餅卷成圓錐形並按比例完成醋辣醬調料。
在春餅裡抹上些醋辣醬調料然後把1塞入裡面,用芽菜和菊花瓣裝飾即可。
【食品特點】:包裹在有韌性的春餅裡的清甜蟹肉是這道菜的靈魂所在。芽菜和菊花瓣更是讓一盤子的菜品生動起來。
【小竅門】:如果能用韓國Yongdek地方盛產的大蟹就更好瞭,因為那裡產的是韓國最好吃的大蟹.更會為這道菜增添當地的風采。
3、春卷的來歷和起源
春卷,又稱春餅、薄餅。是漢族民間節日的一種傳統食品。目前流行於中國各地,在江南等地尤盛。民間除供自己傢食用外,常用於待客。歷史悠久,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據古書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中記載:“在春日,食春餅,生菜,號春盤。”清代的《燕京歲時記》也有:“打春,是日富傢多食春餅。”可見春日做春餅,食春餅的民俗風情由來已久。現在有關春卷的諺語很多,如“一卷不成春”,“隆盛堂的春卷---裡外不是人”等等,春的意思在這裡就是春天,有迎春喜慶之吉兆。
得名習俗:春卷是用幹面皮包餡心,經煎、炸而成。它由立春之日食用春盤的習俗演變而來。
據晉周處《風土記》載:“元旦造五辛盤”,就是將五種辛葷的蔬菜,供人們在春日食用,故又稱為“春盤”。唐時,其內容有瞭發展變化,《四時寶鏡》稱:“立春日,食蘆菔、春餅、生菜,號春盤。”以後發展日趨精美,至遲到元代,已有關於包餡油炸的春卷記載
關於春卷的趣事
春卷以春而名,自然與春有剪不斷的關聯。春天,我們不時有春卷之想。印象中,以春命名的食物似乎還有春磐。春磐又叫五辛磐,由五種有辛香氣味的蔬菜組成,分別是蔥、薤、韭、蒜、興蕖等。民間認為春時食五辛磐,辛同新,可寓迎新之意,而辛香之物亦可散發五臟四時鬱結的陳腐之氣,故多在立春日食用。但春磐再好,畢竟隻能作紙上之想,我們並無切身的體驗,更不能體味到與春天究竟有何關聯。春卷則不同,作為迎春的第一道資深美食,常能引人生發許多關於春天的美好聯想——冬去春來的好心情,吹面不寒的楊柳風,大地微涼而清新的氣息,心中柳絮般輕揚的思緒與若有所待之感。似乎可以這樣說:春卷舒卷的是春的滋味,春卷是一種味蕾上的春天。
春卷的營養價值
春卷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少量維生素及鈣、鉀、鎂、硒等礦物質,因卷入的餡料不同,營養成分也有所不同,由於春卷是煎炸食品,其所含油脂量及熱量偏高,不宜多食。
-
1
-
1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