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中醫>隔夜的紅燒鮁魚還能不能吃

隔夜的紅燒鮁魚還能不能吃

時間:2019-08-14 09:15:12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網食譜庫隔夜的紅燒鮁魚還能不能吃專區,為您詳細介紹隔夜的紅燒鮁魚還能不能吃,紅燒鮁魚的食用註意事項等知識,更多請查閱網。

隔夜的紅燒鮁魚還能不能吃

海鮮品不能隔夜,不該食用的隔夜食物有魚、海鮮、綠葉蔬菜、涼拌菜等,因此紅燒鮁魚隔夜是不能夠吃的。

隔夜的紅燒鮁魚還能不能吃

魚和海鮮隔夜後易產生蛋白質降解物,會損傷肝、腎功能。 綠葉蔬菜中含有不同量的硝酸鹽,烹飪過度或放的時間過長,不僅蔬菜會發黃、變味,硝酸鹽還會被細菌還原成有毒的亞硝酸鹽,有致癌的作用。 涼拌菜由於加工的時候就受到瞭較多污染,即使冷藏,隔夜後也很有可能已經變質,應現制現吃。

紅燒鮁魚的食用註意事項

紅燒鮁魚是以鮁魚為主要食材的海鮮類私房菜,味道咸鮮可口,營養價值豐富。

民間有“山有鷓鴣獐,海裡馬鮫鯧”的贊譽。鮁魚居上層,遊速快、喜活食,其肉質細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每百克魚肉含蛋白質19克、脂肪2.5克。除鮮食外,還可加工制做罐頭或咸幹品。

隔夜的紅燒鮁魚還能不能吃

鮁魚富含脂肪,鮮肥適口,多用於傢常食用,洗凈後即可烹制,最宜紅燒,鮁魚還適合烹制紅燜、清燉等菜肴;其肉還可制餡。

鮁魚有補氣、平咳作用,對體弱咳喘藍點馬鮫有一定療效還具有提神和防衰老等食療功能,常食對治療貧血、早衰、營養不良、產後虛弱和神經衰弱等癥會有一定輔助療效。

隔夜的紅燒鮁魚還能不能吃

組胺中毒與人的過敏體質有關,中毒特點為發病快、癥狀輕、恢復快,少有死亡。組胺中毒一般0.5-1小時後發病,短的隻有5分鐘。中毒者的表現為皮膚潮紅、結膜充血,似醉酒樣;還有頭暈、頭痛、心跳加快、胸悶和呼吸急促、血壓下降等癥狀,有時還會出現蕁麻疹,個別患者會出現哮喘,患者一般體溫不高。組胺中毒者多於1-2日內恢復。

當然,大傢如果能夠采取有效措施,是能避免組胺中毒的,選購鮐鮁魚時,首先要到有冷藏設施的正規市場購買,購買時要仔細觀察魚的新鮮度,如果發現魚眼變紅、色澤不新鮮、魚體無彈性時,則不要購買。鮐鮁魚的做法也很重要。市民在烹調前,應去掉魚內臟,並將魚洗凈,魚切段後要用水浸泡幾小時,然後充分加熱,宜采用燒煮、清蒸等方法。燒制鮐鮁魚時,可適量放些雪裡蕻或紅果,烹調時放醋,也可以使組胺含量下降。

如何防止鮁魚引起過敏性中毒?

中毒發生於食後5分鐘至4小時,多數為食後30~60分鐘發病。開始時感到唇、喉不適,臉面及上身發紅、發熱,眼結合膜充血,像喝醉酒一樣。

心跳及脈率加快,頭暈頭痛,胸口發悶。有些病人可以出現蕁麻疹,全身發癢,四肢麻木,無力、煩躁,少數人可以出現腹脹、腹瀉及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癥狀。

嚴重的病人可有支氣管痙攣哮喘、呼吸困難,血壓下降和昏厥等癥狀,一般不需特殊治療,輕者在2~6小時內恢復。

重者可服用一些抗過敏藥物,如撲爾敏、苯海拉明等,並同時服用維生素C片劑500毫克,嚴重者應送醫院治療。

防止魚類過敏性中毒主要是不吃不新鮮的已變質的青皮紅肉魚。經防疫部門檢驗,新鮮魚中,含組胺量很低,不會引起中毒,在烹調時也應註意,烹制前應先去內臟,充分洗凈,切成小段,在水中浸泡片刻,

可以去除部分毒素,烹調時,若加入雪裡紅一起烹調可使組胺含量下降74.3%,或將魚加鹽及少量水先蒸30分鐘後,棄湯再加調味品烹煮,去毒效果也很好。但最重要的是要選擇新鮮的魚,對已明顯腐敗變質的魚千萬不能食用,以免中毒。

對於鮁魚中毒事件大傢不需要過度的擔心,鮁魚最終導致中毒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由於使用瞭不新鮮的鮁魚做瞭菜或者鮁魚沒有烹飪熟導致的,請大傢選擇鮁魚的時候要查看是否是新鮮的,如果是使用鮁魚醃制咸魚的話一定要在經過烹飪才能食用。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