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的吃法_哪些人不能吃烏梅
烏梅的簡介
1、簡介
烏梅,中藥名。為薔薇科植物梅的幹燥近成熟果實。我國各地均有栽培,以長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具有斂肺,澀腸,生津,安蛔之功效。常用於肺虛久咳,久瀉久痢,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夏季果實近成熟時采收,低溫烘幹後悶至色變黑或經煙火熏制而成。五月中旬,當梅果約八成熟時(果色由青綠轉青黃色)即可采摘,將采摘的青梅按大、小分開,均勻地分別放入備好的焙炕中,用木炭作燃料,先以60℃左右的溫度烘烤1小時,再以50℃左右的微火烘烤24小時,然後取出並小心翻動,以不翻破果皮為妥。放置一天後再置於炕中仍以50℃左右的微火烘烤24小時,直至梅果肉起皺縮,呈棕褐色為止。要使烏梅成品烏黑,可將已烘幹的烏梅堆放3-5天,顏色就會逐漸轉黑,也可在炭火中加入少量油松柴,使烘烤產生的黑煙起到熏黑作用。
2、圖片
烏梅的食用處理方法
用水清洗一下即可。
烏梅的吃法(做法)大全
1、烏梅湯
到中藥店買烏梅,洗凈後在水中浸泡約30分鐘。 將烏梅和連帶浸泡的水一起入鍋煮,先用大火把水燒開,然後再用小火煮,看到烏梅的皮被煮成渣掉出來為止,全過程約30分鐘(註意:可根據個人口味確定烏梅放入的量,喜歡酸的話可多放一點烏梅)。 最後加入適量的冰糖或白糖。
2、薑茶烏梅粥
選擇原料生薑10克,烏梅肉30克,綠茶5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將前三味煎煮,取汁去渣,加粳米煮粥,粥將熟時調入紅糖即可。薑茶烏梅粥具有溫中散寒,殺菌止痢。適用於細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的作用。
3、烏梅汁
將10顆左右烏梅過水沖洗幹凈,放入湯鍋中加3/4水量,大火煮開。沸騰後轉用小火慢慢燉煮,直至湯色變成深棕色透明、梅肉化開為止。將湯汁煮幹成1升左右的濃縮汁,加少許冰糖調味,註意味道應以酸為主。關火,靜置冷卻。將濃縮汁過濾裝瓶,放入冷藏室冷藏。[可以使用濾紙和漏鬥完成,如果不講究的話也可以不過濾。喝的時候,可以按照濃縮汁:冰水=1:4或1:3的比例稀釋,然後加蜂蜜調味後飲用。
4、冰鎮銀耳酸梅湯
選取材料烏梅100克 銀耳30克 山楂片40克 陳皮80克 冰糖5克。將水發銀耳撕成小朵,清洗幹凈3把烏梅、山楂片、陳皮用水浸泡洗凈。先把洗凈的烏梅、山楂片、陳皮放入湯煲中,再放入冰糖。湯煲中加入足量的水,再放入銀耳。大火加熱湯煲使煲中的水沸騰,加蓋轉小火煮2小時,撈出山楂片、烏梅、陳皮,靜置晾涼,放入冰箱冷藏3小時以上即可飲用。
哪些人不能吃烏梅、烏梅的註意事項
1、哪些人不能吃烏梅
1.1、小孩不適合服用烏梅
這是因為孩子的身體處於一個正在生長發育的時間點,腸胃功能並沒有完全發育成熟,相對來說身體以及腸胃的抵抗力比較差,如果說大量的服用瞭烏梅,這種酸性物質會腐蝕腸胃,不利於身體健康。
1.2、感冒發熱的患者使用烏梅需慎重
對於感冒患者來說,特別是那些伴隨有咳嗽痰多癥狀的緩緩,千萬不要服用烏梅。除此之外,患有腸炎的朋友也最好不要服用烏梅,避免病情加重。
2、烏梅的適用人群
適宜虛熱口渴,胃呆食少,胃酸缺乏(包括萎縮性胃炎胃酸過少者)。
3、烏梅的食用禁忌
3.1、女性在月經期間以及分娩前後需要慎用
在我國的中醫名著之中就有記載,女性格在月經期間以及分娩前後服用烏梅,容易損害身體健康。除此之外,在刮痧以及祛痘之後都是不能夠服用烏梅的。
3.2、平時服用烏梅需適量
專傢告訴我們,如果沒有節制的服用烏梅,很容易損害我們的牙齒,同時身體中也會上火,導致咳嗽痰多,不利於身體健康。
-
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