醃鮮鱖魚的營養價值
醃鮮鱖魚的營養價值
醃鮮鱖魚的主要食材制作材料:凈鮮鱖魚(桂魚)1條約650克,豬五花肉、熟筍片各50克,薑末、青蒜段各25克,白糖、濕淀粉各2茶匙,紹酒3茶匙,醬油2湯匙,上湯3杯,熟豬油75克。凈鮮鱖魚(桂魚)、豬五花肉、熟筍片、薑末、青蒜、白糖、濕淀粉、紹酒、醬油、上湯、熟豬油的養價值如下:
1、凈鮮鱖魚(桂魚)
鱖魚又叫鰲花魚,肉食性,有鱗魚類;屬於分類學中的脂科魚類。鱖魚身體側扁,背部隆起,身體較厚,尖頭。 它是我國“四大淡水名魚”中的一種。鱖魚肉質細嫩,刺少而肉多,其肉呈瓣狀,味道鮮美,實為魚中之佳品。唐朝詩人張志和在其《漁歌子》寫下的著名詩句“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贊美的就是這種魚。
2、豬五花肉
豬肉又名豚肉,是主要傢畜之一、豬科動物傢豬的肉。其性味甘咸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鈣、鐵、磷等成分。 豬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具有補虛強身,滋陰潤燥、豐肌澤膚的作用。凡病後體弱、產後血虛、面黃贏瘦者,皆可用之作營養滋補之品。
3、熟筍片
筍,在我國自古被當作“菜中珍品”,在營養上,過去有不少人認為,筍味道雖然鮮美,但是沒有什麼營養,有的甚至認為“吃一餐筍要刮三天油”。這種認識是不準確的。其實,竹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糖類、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C。每100g鮮竹筍含幹物質9.79g、蛋白質3.28g、碳水化合物4.47g、纖維素0.9g、脂肪0.13g、鈣22mg、磷56mg、鐵0.1mg,多種維生素和胡蘿卜素含量比大白菜含量高一倍多;而且竹筍的蛋白質比較優越,人體必需的賴氨酸、色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質代謝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維持蛋白質構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為優良的保健蔬菜。
4、薑末
生薑是一種很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經濟作物,除含有薑油酮、薑酚等生理活性物質外,還含有蛋白質、多糖、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集營養、調味、保健於一身,自古被醫學傢視為藥食同源的保健品,具有祛寒、祛濕、暖胃、加速血液循環等多種保健功能。
5、青蒜
蒜苗,又叫青蒜(不見光時為蒜黃)。大蒜的花苔,包括花莖(苔莖)和總苞(苔苞)兩部分。苔苞是大蒜花莖頂端的總苞,內含發育不全的花序。 品質好的蒜苗應該鮮嫩,株高在35厘米左右,葉色鮮綠,不黃不爛,毛根白色不枯萎,而且辣味較濃。
6、白糖
白糖性平,味甘,潤肺生津、補中益氣、清熱燥濕、化痰止咳,、解毒醒酒、降濁怡神;可用於治療中虛脘痛、脾虛泄瀉、肺燥咳嗽、口幹燥渴以及腳氣、疥瘡、鹽鹵中毒、陰囊濕疹等病癥。此外,白糖有抑菌防腐的作用。
7、濕淀粉
多糖類的一種,是植物體中儲藏的養分,無色無臭的白色粉末,遇碘顯藍色。
8、紹酒
世界上有三大古酒:啤酒、黃酒、葡萄酒。隻有黃酒是國粹,紹酒又居黃酒之冠,色澤澄黃清亮,醇厚甘甜,被譽為酒中極品。紹興人對飲酒很有講究,將酒置於溫水中燙熱,細品慢酌。他們說隻有這樣飲酒,才能覺出酒中的滋味。
9、醬油
醬油是中國傳統的調味品。用豆、麥、麩皮釀造的液體調味品。色澤紅褐色,有獨特醬香,滋味鮮美,有助於促進食欲。
10、上湯
上湯是菜肴烹飪的一種調料。在炒、川湯、滾、煨、清燉皆可以用作汁使用。主要原料為瘦肉、老光雞、火腿。正規做法是以30斤肉熬出30斤湯。傢庭自制上湯用上述三種材料慢火熬制取得。
11、熟豬油
豬油,中國人也將其稱為葷油或者大油。它是由豬肉提煉出,初始狀態是略黃色半透明液體的食用油。動物油的油脂與一般植物油相比,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香味,可以增進人們的食欲。特別與蘿卜、粉絲及豆制品相配時,可以獲得用其他調料難以達到的美味。動物油中含有多種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相當,幾乎平分秋色,具有一定的營養,並且能提供極高的熱量。奶油在人體的消化吸收率較高,可達95%以上,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D含量很高的調料,所含的脂肪比例小於黃油,較適於缺乏維生素A的人和少年兒童。
醃鮮鱖魚的熱量
醃鮮鱖魚的熱量:117 大卡(100克可食部分),鱖魚含有蛋白質、脂肪、少量維生素以及鈣、鉀、鎂、硒等營養元素,營養比較豐富,適宜減肥期間食用。
醃鮮鱖魚的宜忌人群
1、什麼人能吃醃鮮鱖魚?
一般健康人可以食用。
2、什麼人不能醃鮮鱖魚?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糖尿病患者不能食糖;痰濕偏重者忌食;肥胖癥患者忌食;晚上睡前不宜吃糖,特別是兒童,最容易壞牙。
-
1
-
5
-
8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