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粘羊尾怎麼做最有營養
糖粘羊尾簡介
糖粘羊尾是一道名菜,屬於川菜,雖然菜名有羊尾,但制作材料確實豬肥膘肉。色澤金黃,外酥內嫩,肥而不膩。
糖粘羊尾怎麼做最有營養
糖粘羊尾的做法
原料:豬肥膘肉400克。 雞蛋50克、豆粉25克,菜油500克、白糖100克。
做法:豬肥膘肉刮洗幹凈,入沸水鍋內煮熟,撈出去肉皮,晾冷切成長約4厘米、寬厚各1厘米的條,用沸水沖洗去油膩,用熱毛巾搌幹水分。雞蛋打散與於豆粉調成蛋糊,將肉條放入蛋糊碗內拌勻。炒鍋置旺火上,下菜油燒至120℃,將肉條逐一放入鍋中炸定型撈出,待油溫升至約150℃時,再將肉條放入炸至外酥色金黃時撈出,潷去炸油。洗凈鍋,置火上,加清水、白糖,熬至糖液起大泡時,將鍋端離火口,放入炸好的肉條,用小鏟不斷翻炒,使均勻粘上糖液,起鍋裝盤晾冷即成。
糖粘羊尾怎麼做營養會流失
豬肉是靠近豬的乳房附近的豬肉,這裡的結締組織較少,肌肉組織中含有較多的肌間脂肪,經過烹調加工後肉味特別鮮美。雞蛋要用冷水下鍋,然後緩慢升溫,水開後煮2分鐘左右停火,保溫5分鐘左右,取出用冷水過涼即可,這種方法可防止蛋殼破裂,使蛋殼易於剝掉;煮雞蛋時可以在水中加少許鹽,這樣蛋白凝結更快,可防止蛋白外溢,使雞蛋中的營養成分保存完好。
糖粘羊尾各食材的處理方法
豬肉要斜切,豬肉的肉質比較細、筋少,如橫切,炒熟後變得凌亂散碎,如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來又不塞牙;豬肉不宜長時間泡水;切肥肉時,可先將肥肉蘸一下涼水,然後放到案板上,一邊切一邊灑點涼水,這樣切著省力,肥肉也不會滑動,且不易粘案板;豬肉烹調前莫用熱水清洗,因豬肉中含有一種肌溶蛋白的物質,在15攝氏度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熱水浸泡就會散失很多營養,同時口味也欠佳;豬肉應煮熟,因為豬肉中有時會有寄生蟲,如果生吃或調理不完全時,可能會在肝臟或腦部寄生有鉤絳蟲;鮮的雞蛋外表要粗糙無光澤,仔細看還有好多的小細孔,拿起來晃一晃,好像裡面沒有東西滾來滾去的感覺,就像是實心的一樣。
-
5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