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寺羅漢齋什麼時候放調料
大明寺羅漢齋什麼時候放調料
1、水發菌類,荸薺去皮洗凈。
2、香菇切厚片,其餘菌類和荸薺切塊。豆腐切厚方塊,烤麩和豆泡切小塊,胡蘿卜滾刀切大塊,筍幹水發後切絲,木耳銀耳和黃花涼水泡發去跟備用。花生米、白果提前白水煮熟。
3、熱鍋下香油和花生油。
4、小火將豆腐煎。
5、兩面金黃時,出鍋備用。
6、鍋底留油,面筋、烤麩和豆泡過油後,出鍋備用。
7、筍幹、木耳、銀耳、胡蘿卜、筍幹和黃花,過油炒熟備用。
8、菌類荸薺,過油爆香。
9、放入剛剛過油後所有食材,加水,沒過食材。加入老抽、生抽、糖、鹽、調味,並加入少量香葉,桂皮,加蓋燉5分鐘。
10、湯很多的時候下入發好的水晶粉條,繼續加蓋5分鐘,開蓋後大火略微收湯。
11、出鍋前放入娃娃菜,餘熱將菜翻熟。
12、盛盤,飯館裡一般會淋一層明油。
大明寺羅漢齋的一般做法
大明寺羅漢齋做法一
1、將鮮蘑、蓮子、荸薺、山藥、筍、胡蘿卜分別用沸水焯燙制熟備用。
2、發菜泡洗幹凈後,用手捏成球(大小象紅棗),備用。
3、胡蘿卜、筍切成3厘米長、1.5厘米寬、0.3厘米厚的片。荸薺、栗子、素雞、鮮蘑、面筋、山藥、榆耳、石耳、冬菇均按其本身形狀切成一分厚的片。白果用刀切成片。
4、油菜心由中間剖開,切成寸段。
5、取鐵鍋一隻上旺火燒熱,加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時,將鮮蘑、冬菇、榆耳、石耳、胡蘿卜、筍、山藥、白果、荸薺、栗子、蓮子、面筋、素雞、油菜心、素肉丸、紅棗下入鍋內煸炒,然後加入精鹽、醬油、白糖、料酒、薑汁、湯調拌均勻,旺火等湯汁燒沸後改小火燒,五分鐘左右改大火並將發菜球、素魚丸放入鍋內邊緣,加入味精,見湯汁減少時將水淀粉淋入鍋內,隨後將香油淋入鍋內,即可裝盤上桌。
大明寺羅漢齋做法二
1、粉絲、香菇、腐竹泡發,紅蘿卜切片、芹菜切段 。
2、鍋內燒水,放香菇、腐竹灼燙片刻盛出。
3、鍋內放紅蘿卜、芹菜、荷蘭豆灼燙至斷生再放香菇、腐竹。
4、最後放粉絲燙一下過涼水。
5、鍋裡放燙好的材料翻炒,鹽、糖1茶勺、素蠔油1大勺,一點水,煮至汁快收幹即可。
大明寺羅漢齋做法三
1、鍋中放入適量橄欖油。
2、油溫微熱時把西芹、木耳、青椒、青筍放入鍋中翻炒均勻。
3、把提前焯過水的香菇、口蘑和荷蘭豆放入鍋中中火翻炒。
4、翻炒均勻後,加入適量食鹽。
5、幹淀粉中加入水,均勻的撒入鍋中。
6、收汁後,淋入香油,盛盤即可。
大明寺羅漢齋的由來
大明寺羅漢齋最早記載於宋代朱彧的《萍洲可談》卷二裡,是指廣州商會為僧侶舉行的一段齋期,後來逐漸演變成一道地方傳統素菜。羅漢齋亦名“羅漢菜”,原是佛門名齋。此菜取名自十八羅漢聚集一堂之義,是寺院風味之“全傢福”,以十八種鮮香原料精心烹制而成,是素菜中之上品。
-
2
-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