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芡實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藥芡實是有很多廣泛的功效和作用,食用方法也是非常多樣化,但主要就是經過曬制以後和其他的藥物放在一起熬制成湯藥服用,這種食用方法是比較普遍,而且也是可以完全發揮出來芡實這種中藥材藥效的一種方法,在服用後就可以達到治療男科方面疾病的效果,避免早泄和陽痿的發生。
1、治精滑不禁:沙苑蒺藜(炒)、芡實(蒸)、蓮須各二兩,龍骨(酥炙)、牡蠣(鹽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一兩。共為末,蓮子粉糊為丸,鹽湯下。(《醫方集解》金鎖固精丸)
2、治濁病:芡實粉、白茯苓粉。黃蠟(化),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鹽湯下。(《摘玄方》分清丸)
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沉水葉箭形或橢圓腎形,長4-10厘米,兩面無刺;葉柄無刺;浮水葉革質,橢圓腎形至圓形,直徑10-130厘米,盾狀,有或無彎缺,全緣,下面帶紫色,有短柔毛,兩面在葉脈分枝處有銳刺;葉柄及花梗粗壯,長可達25厘米,皆有硬刺。
花長約5厘米;萼片披針形,長1-1.5厘米,內面紫色,外面密生稍彎硬刺;花瓣矩圓披針形或披針形,長1.5-2厘米,紫紅色,成數輪排列,向內漸變成雄蕊;無花柱,柱頭紅色,成凹入的柱頭盤。漿果球形,直徑3-5厘米,污紫紅色,外面密生硬刺;種子球形,直徑10餘毫米,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1、《本草經百種錄》:“雞頭實,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腎之藥也。脾惡濕而腎惡燥,雞頭實淡滲甘香,則不傷於濕,質粘味澀,而又滑澤肥潤,則不傷幹燥,凡脾腎之藥,往往相反,而此則相成,故尤足貴也。”
《本草求真》:“芡實如何補脾,以其味甘之故;芡實如何固腎,以其味澀之故。惟其味甘補脾,故能利濕,而泄瀉腹痛可治;惟其味澀固腎,故能閉氣,而使遺、帶、小便不禁皆愈。功與山藥相似,然山藥之陰,本有過於芡實,而芡實之澀,更有甚於山藥;且山藥兼補肺陰,而芡實則止於脾腎而不及於肺。”
-
2
-
3
-
4
-
5
-
7
-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