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邊糊怎麼做最有營養
鼎邊糊簡介
鼎邊糊(又稱鍋邊糊),福建福州特色著名佳點,風味小吃,與肉餅等配食,為當地早點佳品,一直流傳到海南、臺灣等地。是用大米加清水磨成濃漿,攤在鍋邊,半熟後鏟入正在熬煎的湯中,煮制而成。鍋邊糊簡稱鼎邊糊或料棵,福州人都叫鼎邊糊,是福州的大眾小吃,如果佐以蠣餅,更加可口。
鼎邊糊怎麼做最有營養
鼎邊糊的做法
原料:上好大米1000克。配料:豬骨頭1500克、紫菜25克、蝦幹25克、蟶幹50克、瘦肉250克。韭菜150克。調料:醬油50克、精鹽15克、老酒100克、胡椒粉5克、硼砂2克、蔥頭油100克(豬油加蔥白炸香去渣)、熟花生油50克。
做法:
1、將大米洗凈用清水浸泡一夜(大米浸泡時間足夠,米漿才能磨的細膩)後撈出瀝幹,摻水約1500克磨成漿,再加入硼沙2克(先用水溶解)攪拌均勻。
2、把豬骨頭放進清水鍋裡熬煮成骨頭湯約3000克。
3、將蝦幹、蟶幹放進骨湯裡用中小火煮一小時,讓其出味後盛起。
4、紫菜洗凈撕碎,韭菜切末。瘦肉切丁待用。
5、大鍋(口徑60厘米左右)燒熱,將備好的湯加一倍清水,蓋上鍋蓋,燒沸後揭去鍋蓋,往鍋邊抹一層花生油,用碗舀米漿往鍋邊澆一圈,蓋上鍋蓋約半分鐘,揭蓋把鍋邊的熟米漿片鏟到湯裡,再添一些湯和清水加蓋燒開,按上法將米漿做完為止。當最後一次漿成熟鏟入後,加入蝦幹、蟶幹(原先煮過撈起的)、紫菜、瘦肉、韭菜煮開出鍋裝盆裡,再調入醬油、精鹽、味精、老酒、胡椒粉、蔥頭油即成。
鼎邊糊怎麼做營養會流失
營養專傢推薦的熬骨湯方法是:燉湯前,先將洗凈的骨頭砸開,然後放入冷水,冷水一次性加足,並慢慢加溫,在水燒開後可適量加醋,因為醋能使骨頭裡的磷、鈣溶解到湯內;同時,不要過早放鹽,因為鹽能使肉裡含的水分很快跑出來,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鮮美。烹調蝦之前,先用泡桂皮的沸水把蝦沖燙一下,味道會更鮮美。海蝦屬於寒涼陰性類食品,使用時最好與薑、醋等佐料共同食用,即能殺菌,又可以防止身體不適。
鼎邊糊各食材的處理方法
豬大骨頭的存儲冷藏。將蝦的沙腸挑出,剝除蝦殼,然後撒上少許酒,控幹水分,再放進冰箱冷凍。清洗掉海水放入純凈水瓶中,放入冰箱冷凍幾個小時至海蝦凍透(大概4小時),再往瓶中灌入水繼續凍即可,這樣冷凍的好處是海蝦在短時間內凍好,保證瞭新鮮的同時還密封避免和空氣接觸,到來年海蝦上市時還很新鮮。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