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中醫>羊肚的吃法_哪些人不能吃羊肚

羊肚的吃法_哪些人不能吃羊肚

時間:2019-09-04 11:28:5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網食材庫羊肚的吃法專區,為您詳細介紹羊肚的吃法,哪些人不能吃羊肚,羊肚食用處理方法,羊肚的食用禁忌等知識,更多請查閱網。

羊肚的簡介

1、簡介

羊肚:性味甘溫,可補虛健胃,治虛勞不足、手足煩熱、尿頻多汗等癥。羊肚不適宜貯存,應隨買隨吃。肚絲煮湯前,最好開水氽燙,可以去掉羊肚表面的粘液,口感更好。煨湯時,羊肚不能久煮,不然口感會越變越硬。主要成分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維生素B2和煙酸等。

2、圖片

羊肚的吃法_哪些人不能吃羊肚


羊肚的吃法_哪些人不能吃羊肚


羊肚的吃法_哪些人不能吃羊肚


羊肚的吃法_哪些人不能吃羊肚

羊肚的食用處理方法

1、剖開羊肚清理幹凈附在上面的油和雜物。

2、將其翻過來,先用鹽反復搓洗,以去除黏液。

3、再用清水徹底清除內容物,直至洗凈為止。

4、進行烹制前可在放有花椒的開水中焯一下。

羊肚的吃法(做法)大全

1、清湯羊肚

材料:羊肚500克,香菜15克,大蔥5克,薑4克,白皮大蒜3克,鹽4克,胡椒3克,味精4克,香油2克

做法:

1-1、取新鮮羊肚洗凈加工好後,加入清水,再加入香蔥、生薑、大蒜等煮熟煮爛。

1-2、取出切小塊,再放入清湯中,加入一些生薑、香蔥、大蒜、精鹽、胡椒、味精等,上火煮後,加入適量香菜,盛出,淋上一些香油即成。

2、孜然香菜炒羊肚

材料:羊肚、香菜段、蔥絲、油、孜然粒、鹽

做法:

2-1、熟羊肚開水燙一下撈出。

2-2、香菜去葉洗凈切段,蔥切大絲。

2-3、鍋裡放油,然後加入孜然粒爆炒出香味,加入香菜梗、大蔥羊肚,鹽(喜歡也可以加胡椒粉)大火爆炒兩三分鐘即可。

3、紅燒羊肚片

材料:熟羊肚500克,蘭片40克,水發香菇30克,香蔥15克,紅椒、薑片、蒜片各10克,料酒、醬油各20克,精鹽、雞精各2克,胡椒粉0.5克,濕淀粉10克,湯300克,豬油70克。

做法:

3-1、將熟羊肚、蘭片、香菇均切成片。香蔥切成段。

3-2、羊肚片下入沸水鍋內焯透撈出。鍋內放豬油燒熱,下入薑。蒜片、紅幹椒熗香,下入玉蘭片、香菇略炒,加料酒、醬油、湯燒開。

3-3、下入肚片、精鹽、雞精燒至軟爛湯濃,加香蔥,用濕淀粉勾芡,出鍋裝盤,撒上胡椒粉即成。

4、酸菜燉羊肚

材料:熟羊肚400克、酸菜300克、大蔥1根、生薑1小塊、大蒜8瓣、食用油30克、香油2小匙、料酒大匙、胡椒粉2小匙、精鹽2小匙、味精0.5小匙。

做法:

4-1、將羊肚切絲,放入沸水中稍氽,撈出控水;酸菜切絲;蔥、蒜洗凈切末,薑洗凈切片。

4-2、將食用油燒熱,放入蔥、薑、蒜、羊肚和酸菜,煸炒出香味,烹入料酒,加一大碗水,燒開後,加入味精、鹽、胡椒粉稍煮,淋入香油即可。

5、肚包羊

材料:羊肚1個,食鹽1/2茶匙,白醋1茶匙,玉米粉1勺50克,花椒適量10粒,生薑1片,白酒1湯匙

做法:

5-1、羊肚1個放在冷水盆裡,使水面沒過羊肚表面,放入1/2茶匙食鹽

5-2、倒入1茶匙白醋,浸泡10分鐘

5-3、用手反復搓洗羊肚表面,去除表面的粘液

5-4、用手把羊肚撐開,翻出裡面,同樣用手反復搓洗,洗去表面的粘液

5-5、羊肚洗好後把盆裡的水倒掉

5-6、準備好玉米粉

5-7、在羊肚表面撒一層幹燥的玉米粉,如洗衣服一般把羊肚的外面和裡面反復搓洗幾次

5-8、用流水把玉米粉沖洗幹凈

5-9、這樣羊肚就處理好瞭

5-10、羊肚放在鍋裡,加入足量的冷水沒過羊肚表面,放入生薑片和花椒粒

5-11、鍋裡淋入1湯匙白酒,開火焯煮至水開

5-12、撈出羊肚,用冷水沖洗幹凈表面的浮沫

5-13、羊肉粉切成小塊放在盤子裡,放入生薑片和花椒粒,加入食鹽1/2茶匙、撒入適量白胡椒粉,用手抓勻醃制10分鐘

5-14、醃好的羊肉塊放在羊肚裡

5-15、用針線把羊肚的口縫好,使羊肉包裹在羊肚裡

5-16、往羊肚表面撒入1/2茶匙食鹽

5-17、撒適量白胡椒粉

5-18、用手把食鹽和白胡椒粉均勻地塗滿羊肚的表面

5-19、羊肚放在電壓力鍋內膽裡,加入足量冷水沒過羊肚表面,放入生薑片和花椒粒

5-20、放入紅棗、當歸、黃芪和何首烏

5-21、蓋好鍋蓋,通電按“肉類鍵”“保壓鍵20分鐘”,開始煲制,待電壓力鍋停止工作,打開鍋蓋,加入少許食鹽提味,撒入適量枸杞即可。

哪些人不能吃羊肚、羊肚的註意事項

1、哪些人不能吃羊肚

胃炎患者不適合食用。對於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以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也不宜多吃。

2、羊肚的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適宜體質贏瘦,虛勞衰弱之人食用,適宜胃氣虛弱,反胃,不食,以及盜汗,尿頻之人食用。

3、羊肚的食用禁忌

羊肚不能和紅豆一起吃,以免食物中毒。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