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東坡肉放什麼調料
東坡肉簡介
東坡肉,又名紅燒肉、滾肉、東坡燜肉,是眉山和江南地區特色傳統名菜。東坡肉在浙菜、川菜、鄂菜等菜系中都有,且各地做法也有差異,有先煮後燒的,有先煮後蒸的,有直接燜煮收汁的。
紅燒肉的主料和造型大同小異,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豬肉,成品菜都是碼得整整齊齊的麻將塊兒,紅得透亮,色如瑪瑙,夾起一塊嘗嘗,軟而不爛,肥而不膩。
做東坡肉放什麼調料
精五花肉600克,大棗6個,小香蔥300克,薑20克,黃酒500ml,冰糖20克,白糖10克,紅燒醬油100ml,鹽3克。
將薑洗凈切成大片,小香蔥洗凈。把薑片均勻的碼在肉上。再鋪上一層小香蔥。加入冰糖和大棗。在加入鹽、白糖、紅燒醬油和黃酒,湯汁要和肉齊平。蓋好蓋子,中火燒開,轉微火燉至2小時。將砂鍋打開,去掉多餘的小香蔥。再將肉,輕輕的取出,放入蒸碗中,再澆上點燉肉的湯汁。
東坡肉的常見做法
做法一, 豬肉一塊洗凈,鍋裡加水,冷水下肉,水開後焯5分鐘。焯好的豬肉切成方塊。砂鍋底部墊上蔥、薑片。將切成方塊的肉皮朝下碼放入鍋內。加入黃酒、生抽、白糖,大火燒開,文火燉2小時。燉好的肉肉。將燉好的五花肉撈起,皮朝上碼放在大碗內,淋上煮肉時的原汁,入鍋蒸30分鐘。好吃的東坡肉出鍋瞭。
做法二,將豬五花肋肉刮洗幹凈,切成10塊正方形的肉塊,放在沸水鍋內煮5分鐘取出洗凈。取大砂鍋一隻,用竹箅子墊底,先鋪上蔥,放入薑塊,再將豬肉皮面朝下整齊地排在上面,加入白糖、醬油、紹酒,最後加入蔥結,蓋上鍋蓋,用桃化紙圍封砂鍋邊縫,置旺火上,燒開後加蓋密封,用微火燜酥後,將近砂鍋端離火口,撇去油,將肉皮面朝上裝入特制的小陶罐中,加蓋置於蒸籠內,用旺火蒸30分鐘至肉酥透即成。
做法三,將薑洗凈切成大片,小香蔥洗凈。五花肉切成 4厘米左右見方、大小均勻的小塊。用線繩把每一塊肉綁起來。將五花肉焯水後瀝幹水分。在砂鍋的底部鋪上竹篦子,在竹篦子上鋪上一層小香蔥。把焯水的五花肉,皮朝下碼放在砂鍋中。把薑片均勻的碼在肉上。再鋪上一層小香蔥。加入冰糖和大棗。在加入鹽、白糖、紅燒醬油和黃酒,湯汁要和肉齊平。蓋好蓋子,中火燒開,轉微火燉至2小時。將砂鍋打開,去掉多餘的小香蔥。再將肉,輕輕的取出,放入蒸碗中,再澆上點燉肉的湯汁。入蒸鍋,隔水蒸制1小時。出鍋,即可食用。
東坡肉的食物相克知識
烏梅+豬肉:同食會引起中毒,可以用地漿水治療。
杏仁+豬肉:同食會引起肚子痛。
甘草+豬肉:同食會引起中毒,解救:吃綠豆湯。
豬肉+田螺:二物同屬涼性,且滋膩易傷腸胃;同食容易脫眉毛、毛發。解救:吃綠豆湯。
豬肉+茶:同食易產生便秘。
豬肉+菊花:同食嚴重會死亡,用川蓮4分鐘煎水服用。
豬肉+百合:同食會引起中毒,可以用韭菜汁治療。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