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常用藥
脂肪肝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主要是發生在肥胖的人身上,而且脂肪肝的患者是需要嚴格控制自己的飲食問題的,還需要服用藥物促進脂肪肝的發作。治療脂肪肝的藥物有殼脂膠囊以及清芝靈等藥物,脂肪肝患者在使用這些藥物的時候,要嚴格按照藥物的使用規則去服用,避免藥物的副作用影響。
三種治療脂肪肝的常用藥物
1,易善復
易善復輔助改善中毒性肝損傷(如藥物、毒物、化學物質和酒精引起的肝損傷等)以及脂肪肝和肝炎患者的食欲不振、右上腹壓迫感。易善復通過直接影響膜結構使受損的肝功能和酶活力恢復正常 ;調節肝臟的能量平衡 ;促進肝組織再生
;將中性脂肪和膽固醇轉化成容易代謝的形式 ;穩定膽汁。
2,殼脂膠囊
殼脂膠囊可降低乙醇、CCL4、乙硫氨酸以及高脂資料制備的大鼠脂肪型的血清、肝臟中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對大鼠脂肪肝有改善作用。而殼脂膠囊清化濕濁、活血散結、補益肝腎。用於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濕濁內蕰、氣滯血瘀或兼有肝腎不足鬱熱證,癥見肝區悶脹不適或悶痛、耳鳴、胸悶氣短、肢麻體重、腰膝酸軟、口苦口粘、尿黃、舍質暗紅、舌苔黃膩、脈或弦數或弦滑等。
3,清芝靈
清芝靈用於脂肪肝、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輔助治療。清芝靈參與肌體的脂肪代謝,降低膽固醇,興奮膽堿神經元。磷脂酰膽堿是合成脂蛋白的原料,脂蛋白是脂肪的運轉形式,可使肝內脂肪運到肝外,參與機體的脂肪代謝,對脂肪肝防治產生作用。磷脂酰膽堿還能降低血清蛋固醇、三酰甘油,使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低密度脂強白降低,對動脈粥樣硬化防治產生作用。同時,磷酸酰膽堿作為乙酸膽堿的前提體,可以提高腦內乙酰膽堿的生成,興奮膽堿能神經元,對腦細胞功能恢復產生作用。
上述提到的三種藥都用於不同程度以及情況的脂肪肝治療,至於適合哪一種這還是需要在醫護人員的專業指導下對癥選擇合適的藥物才可,切忌盲目用藥。當然除瞭用藥治療之外,飲食還是要改善調整一下,盡量飲食清淡,減少攝入油膩、煎炸等食物,同時要加強運動鍛煉,這些對於改善脂肪肝還是有幫助的!
脂肪肝吃什麼中藥好
1、山楂
其性微溫味酸甘。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其“化飲食,消肉積……消滯血脹痛。”現代藥理研究證明,山楂能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輸出量,減慢心率,擴張冠狀血管,具有降血壓、降血脂等作用。可食用山楂果、山楂糕,每次10克左右,每日2次,飯後服。
2、枸杞子
味甘,性平。中醫學認為其能補肝陰、養肝血以及益精明目。現代藥理研究證明:枸杞子能降血糖,抑制脂肪在肝細胞內沉積,促進肝細胞新生,並有降壓功效。每次10~15克,可用以煮粥、制作菜肴,亦可沖泡代茶常飲。
3、大黃
是一味瀉下通便、清熱解毒的良藥,一般都用於急性熱病之大便秘結。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其除有瀉下通便作用外,還有降血壓、降膽固醇作用。小量常服,對肥胖病、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均有良好的作用。選上好大黃,研成細末,裝入膠囊。每次2粒,每日2次,飯後服。服後若見便稀量多時,應停服或減少用量。
4、何首烏
即加工制熟的何首烏。制首烏性溫,味甘苦。中醫認為制首烏是一味補益強身、延年益壽的良藥。現代實驗證實,首烏具有降血脂、降血糖、軟化血管和降血壓的作用。用法:每次10~15克煎湯服,每日1~2次。
5、決明子
又名草決明,其性微寒,味甘苦。炒熟用,具有清肝明目、養陰清熱、潤腸通便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證明,決明子水浸劑和乙醇浸劑有降血壓、降血脂和通便的作用。用法:每次10克,泡水代茶飲。可常年飲用,尤以夏季為宜。
-
4
-
7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