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中醫>山梔子的吃法_哪些人不能吃山梔子

山梔子的吃法_哪些人不能吃山梔子

時間:2019-09-13 15:20:3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網食材庫山梔子的吃法專區,為您詳細介紹山梔子的吃法,哪些人不能吃山梔子,山梔子食用處理方法,山梔子的食用禁忌等知識,更多請查閱網。

山梔子的簡介

【中文名】梔子(《本經》)

【類別】果實類

【異名】木丹(《本經》),鮮支(《上林賦》),卮子(《漢書》孟康註),支子(《本草經集註》),越桃(《別錄》),山梔子(《藥性論》),枝子(《唐本草》),小卮子(《本草原始》),黃雞子(《廣西中藥志》),黃荑子(《閩東本草》),黃梔子(《江蘇藥材志》),山梔(《藥性論》),林蘭(《謝康樂集》)。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山梔的果實。

山梔常綠灌木,高0.5~2米,幼枝有細毛。葉對生或三葉輪生,革質,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7~14厘米,寬2~5厘米,先端漸尖或短漸尖,全緣,兩面光滑,基部楔形;有短柄;托葉膜質,基部合成一鞘。

花單生於枝端或葉腋,大形,白色,極香;花梗極短,常有棱;萼管卵形或倒卵形,上部膨大,先端5~6裂,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花冠旋卷,高腳杯狀,花冠管狹圓柱形,長約3毫米,裂片5或更多,倒卵狀長圓形;雄蕊6,著生花冠喉部,花絲極短或缺,花藥線形;子房下位1室,花柱厚,柱頭棒狀。果倒卵形或長橢圓形,有翅狀縱梭5~8條,長2.5~4.5厘米,黃色,果頂端有宿存花萼。花期5~7月。果期8~11月。

山梔子幹燥果實長橢圓形或橢圓形,長1~4.5厘米,粗0.6~2厘米。表面深紅色或紅黃色,具有5~8條縱棱。頂端殘存萼片,另一端稍尖,有果柄痕。果皮薄而脆,內表面紅黃色,有光澤,具2~3條隆起的假隔膜,內有多數種子,粘結成團。種子扁圓形,深紅色或紅黃色,密具細小疣狀突起。浸入水中,可使水染成鮮黃色。氣微,味淡微酸。以個小、完整、仁飽滿、內外色紅者為佳。個大、外皮棕黃色、仁較癟、色紅黃者質次。

山梔子的吃法_哪些人不能吃山梔子

山梔子的食用處理方法

本植物的根(梔子花根)、葉(梔子葉)、花(梔子花)亦供藥用。10月間果實成熟果皮雖黃色時采摘,除去果柄及雜質,曬幹或烘幹。亦可將果實放入沸水(略加明礬)中燙,或放入蒸籠內蒸半小時,取出,曬幹。

山梔子的吃法(做法)大全

1、梔子清肝湯

功效:主治肝火風熱上攻,遂成鬢疽,痛連頸項、胸乳,太陽等處,或寒熱晡甚,胸脅滿悶,口苦舌幹者。 組成:牛蒡子3克、柴胡3克、川芎3克、白芍3克、石膏3克、當歸3克、山梔3克、牡丹皮3克、黃芩1.5、黃連1.5、甘草1.5克 用法:用水400毫升,煎取320毫升,食後服。 來源:《外科正宗》卷二。

2、香附梔子粥

功效:舒肝理氣,清熱瀉火。 配方:香附6克,梔子10克,粳米100克。 制法:先把香附、梔子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用藥汁與粳米一起煮粥。 用法:早晚分食。

3、梔子厚樸湯

功效:主治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 組成:梔子9個(劈) 厚樸12克(炙,去皮) 枳實9克(水浸,炙令黃) 用法:以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4、梔子豉湯

功效:清熱除煩。 組成:梔子9克(擘)、香豉4克(綿裹) 用法:以水400毫升,先煮梔子,得250毫升,納鼓煮取150毫升,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止後服。 方論:方中梔子味苦性寒,泄熱除煩,降中有宣;香豉體輕氣寒,升散調中,宜中有降。二藥相合,共奏清熱除煩之功。 來源:《傷寒論》。

5、梔子仁蓮子粥

功效:清熱化濕,主治老年性陰道炎證屬濕熱下註兼有心火盛,癥見帶下黃,心煩易怒,失眠。材料:梔子仁5克、蓮子1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 做法:梔子仁5克碾成細末。先煮蓮子10克,粳米50克。粥成時,調入梔子末稍煮即可,加白糖適量調勻服食,分兩次服,每日1劑,每一療程連且艮3―5日。

山梔子的吃法_哪些人不能吃山梔子

哪些人不能吃山梔子、山梔子的註意事項

1、哪些人不能吃山梔子

【宜忌】:脾虛便溏者忌服。

1、《本草匯言》:"吐血衄血,非陽火暴發者忌之。

2、《得配本草》:"邪在表,虛火上升,二者禁用。

2、山梔子的適用人群

梔子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功效,焦梔子有涼血止血的功效,有治療熱病心煩、肝火目赤、頭痛、濕熱黃疳的作用,有以上癥狀者適用。 山梔子的吃法_哪些人不能吃山梔子

3、山梔子的食用禁忌

脾虛便溏者忌服。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