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肉放醋容易燉爛嗎
二、燉肉適宜加的蔬菜三、燉肉適宜加的藥材
燉肉放醋容易燉爛嗎
1、燉肉放醋容易燉爛
燉肉加些酒或醋(按1公斤牛肉放2~3湯匙酒或1~2湯匙醋的比例),這兩個東西都是可以軟化肉質的,遇上不容易燉爛的肉,一般都需要加一些。
2、燉肉好吃爛熟的技巧
燉豬肉:鹽能加速肉中蛋白質凝固,使肉不易煮爛,所以要後加鹽。中途如果需要加水,一定要加熱水,冷水會使肉變硬。火候以保持水沸微開為好。這時,湯面的浮油不易翻滾,鍋內形成氣壓,既保持瞭肉湯的溫度,又使湯中香氣不易揮發跑掉,燉肉熟得快,肉質也松軟。由於大開大滾,促使肉中蛋白質加促熱變性而變硬,不溶於水。
燉牛肉:如果是老牛肉質地粗糙,很不易煮爛。可先在肉上塗一層芥末,放6-8小時,用冷水沖洗幹凈,即可制熟。經過這樣處理,不僅容易煮爛,而且肉質變嫩。煮時再放少許酒和醋(1千克牛肉放2-3湯匙料酒、1匙醋),肉就更易煮爛。
燉牛肉時,將一小撮用紗佈包好的茶葉同時放入鍋中,與肉同燒,牛肉很快就能燉熟燉爛,並且不會影響牛肉的味道。或者將切好的牛肉塊上塗幹芥末,放置幾小時後用冷水洗凈再燉,牛肉也容易熟爛。如果煮時再放一些醋,會更快煮爛。
可用薑嫩化牛肉。薑不僅是調味品,而且還能嫩化牛肉。假如發現牛肉有些老硬,可以將洗凈的鮮薑切成小塊,搗碎,再將薑末放紗佈內擠出薑汁,把薑汁拌入切成絲或片的牛肉中,攪拌均勻,使牛肉片表面均勻沾上薑汁,在常溫下放置1小時左右,即可根據需要進行烹調瞭。用此法嫩化的牛肉鮮嫩適口,香味濃鬱,又無生薑的辛辣味。
燉羊肉:在水中放一些食堿。
燉雞肉:在宰雞前給雞灌一湯匙醬油或醋。
燉魚:在鍋中放幾顆紅棗,即可除腥,又宜燉熟。
3、燉肉的食療功效
燉豬肉味甘咸、性平,入脾、胃、腎經;補腎養血,滋陰潤燥。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和止消渴。
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於津液不足引起的煩躁、幹咳、便秘和難產。
燉牛肉具有補腎益精,強筋壯骨,壯神益智功效。適宜於精神疲乏,頭暈目眩,腰膝酸軟,遺精健忘,視力減退者食用,
燉羊肉補脾胃,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反胃、身體瘦弱、畏寒等癥;溫補肝腎,用於治療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冷痛、陽痿等癥;補血溫經,用於產後血虛經寒所致的腹冷痛。是一種優良的溫補強壯劑。
燉肉有助於養生,與油炸,煙熏,爆炒相比更健康。
燉肉適宜加的蔬菜
蓮藕:蓮藕與蕓豆熬湯,可改善睡眠質量;和排骨一起煲湯能健脾開胃,適合脾胃虛弱的人滋補養生。需要提醒的是,長時間燉蓮藕,最好選用陶瓷或不銹鋼的器皿,避免用鐵鍋,也盡量別用鐵刀切蓮藕,以避免其氧化變黑。
白蘿卜:白蘿卜有益胃、順氣、消食的功效,能促進膽汁分泌,幫助消化脂肪,其中的芥子油和膳食纖維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體內廢物的排出。因此,白蘿卜跟排骨、牛肉、羊肉、豬蹄等一起煲湯,不但補氣順氣,還能減輕油膩感。
土豆:土豆富含膳食纖維等營養素,吃後可刺激腸道蠕動,能緩解便秘。新鮮土豆煮後在水中仍能保持塊狀,吃起來口感很面,所以適合做湯。最常見的就是西餐中的紅菜湯,也叫羅宋湯,把土豆、胡蘿卜、紫菜頭、洋蔥、牛肉一起煲煮,酸甜開胃。此外,土豆牛肉湯也是最經典的搭配之一,其鮮味十足,還能健脾養胃。
海帶:海帶可以降壓降脂,對動脈出血也有止血作用。此外,海帶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如碘、鐵和鈣等。海帶可分別和豆腐、蝦仁、排骨、花生、豬蹄等搭配煲湯,或者不搭配任何材料,直接用海帶煲湯也是非常鮮美的。
燉肉適宜加的藥材
黃芪益氣固表,尤其擅長補氣,且有“補而不膩”的特點,適當服用能溫補氣血、健脾升陽,有助增強體質,適合體質虛弱、容易感冒、畏寒怕冷的人群。它與各種肉類都能搭配。
黃芪瘦肉湯可暖中祛寒,提高抗寒能力;黃芪燉牛肉可益氣補肺,養心安神;黃芪燉雞湯適合脾胃氣虛、肺氣虛弱的人,對產後體虛、面色萎黃、易出虛汗等癥效果良好。根據個人情況,烹飪時還可以再添點其他配料,比如氣血兩虛的人可以加上幾顆紅棗,希望養肝、潤肺的人可加少許枸杞,而脾胃虛弱、體倦乏力的人則可加上適量茯苓。
燉好後吃肉、喝湯皆宜,每周1~3次。此外,有明顯陰虛、鬱熱證表現,如手足心熱、兩脅脹悶、大便秘結等癥狀的人不適合食用。
-
5
-
6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