鵪鶉怎麼做好吃
鵪鶉怎麼做好吃
1、鵪鶉怎麼做好吃
材料:鵪鶉、豆幹(笨豬豬買成豆泡一樣的瞭)、香菇、花椒,幹辣椒,大料、蔥薑蒜。
做法:鵪鶉化凍再去下小毛(腳和屁屁位置),去頭去屁股去內臟,洗凈後切成大小合適的塊(腿兩塊,身子平均切成三塊),用開水焯去浮沫;香菇泡發洗凈、豆幹切條;鍋燒熱倒入油,放花椒大料辣椒嗆鍋,放蔥薑蒜待香味飄出,倒入鵪鶉塊翻炒,倒入少許料酒再倒入適量水,大概4勺生抽,約沒過鵪鶉,蓋上鍋蓋中火燉15分鐘。倒入跟香菇豆幹同炒;基本熟瞭的時候倒一點點老抽、兩塊冰糖,翻炒上色均勻,中火燉至收汁,最後撒點蔥花。
2、鵪鶉的營養成份
每100克生鵪鶉肉中,含蛋白質22克、脂肪5克、膽固醇70毫克,能提供561千焦的熱量;每100克帶皮鵪鶉肉中,含蛋白質20克、脂肪12克、膽固醇76毫克,能提供804千焦的熱量。可見鵪鶉肉的蛋白質含量很高,脂肪和膽固醇含量相對較低,有健腦滋補的作用。
3、鵪鶉的食療作用
俗話說:"要吃飛禽,鴿子鵪鶉。"鵪鶉肉、蛋,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鵪鶉肉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適合中老年人以及高血壓、肥胖癥患者食用。被譽為"動物人參"。
現代醫學認為,鵪鶉肉適宜於營養不良、體虛乏力、貧血頭暈、腎炎浮腫、瀉痢、高血壓、肥胖癥、動脈硬化癥等患者食用。所含豐富的卵磷,可生成溶血磷脂,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可阻止血栓形成,保護血管壁,阻止動脈硬化。磷脂是高級神經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具有健腦作用。
鵪鶉怎樣吃能益智健腦
【原料】鵪鶉1隻,枸杞子、黃精各30克,鹽、味精少許。
【制作】將鵪鶉宰殺,去毛及內臟,冼凈,枸杞、黃精裝鵪鶉腹內,加水適量,文火燉酥,加鹽、味精適量調味即成。
【服法】棄藥,吃肉喝湯,每日1次。
【功效】滋養肝腎,補精益智。鵪鶉是良好的益智食品,含有豐富蛋白質、無機鹽、維生素等,有助於小兒發育、增進食欲、提高記憶力。腦力勞動者常食,能消除眩暈健忘癥狀,能提高智力,有健腦養神之作用;枸杞子能補腎益精、養肝明目、抗疲勞、增強體力和智力;黃精能補脾潤肺、養陰生津、強化筋骨、益智強身。幾味同用更增加其滋補和益智作用。適宜於肝腎不足、精血虧虛而見神疲乏力、腰膝酸軟、眩暈健忘者服食。
鵪鶉怎樣吃能治膝關節疼痛
不少老年人被膝關節痛困擾,究其原因:一是體內陽氣虛衰,不足以抵禦外邪的侵襲;二是風寒濕邪入侵人體經絡關節。該病治療上應該補益正氣、驅除風濕。
具體方法是:取鵪鶉兩隻,杜仲10克,薏米30克,枸杞50克,赤小豆30克,生薑3克。將鵪鶉收拾幹凈,與其他原料一起放入沙鍋內,加水燒開後改為小火。煲約1小時左右,加入食鹽、味精調味即可食用。
方中鵪鶉有溫補氣血的作用,杜仲、枸杞可補益肝腎,生薑能溫經散寒,薏米、赤小豆能通絡除濕。諸物合用,共奏補益脾胃、利水除濕之功效,適用於體虛受寒而導致的關節疼痛、腿腳浮腫患者。
患者平時應註意多吃含鈣多的食品,還要註意對膝關節的保護,盡量減少負重,可使用護膝,避免關節受寒,防止關節外傷,站立時間不要太久,盡量少提重物行走。同時,要進行適量的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騎自行車等,以增強膝關節的功能和肌力強度,但不宜做下蹲、登山等有損關節的活動。
-
4
-
6
-
8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