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肉和紅燒肉的區別
二、紅燒肉的營養價值及食用功效三、紅燒肉的禁忌人群
燉肉和紅燒肉有什麼區別
1、燉肉和紅燒肉主要區別
紅燒肉顏色靚麗,香味濃鬱,屬於醬香型,肥肉居多,幾乎無汁。燉肉屬於清香型,肉爛湯多,吃肉喝湯,原汁原味。紅燒肉有固定的原料,就是豬五花肉,也有固定的改刀方法,就是帶皮切塊,根據菜系的不同,也有差不多一致的做法,也有差不多的佐料;燉肉就沒法說瞭,肉塊,肉片,排骨,豬肉,羊肉,牛肉,雞肉,隻要是能吃的肉,不管放什麼調料,隻要是放水長時間煮,就叫燉肉,像清燉羊肉,就是單純白水煮羊肉,在制作過程中什麼調料都不放,出鍋羊肉拿出來再撒鹽吃,這也叫燉肉。
2、紅燒肉的做法
豬肉切塊洗凈,然後焯水撇除浮沫,撈起待用。鍋中加適當的油,油七成熱加入薑片,蔥段爆香下,再倒入待用的豬肉煸炒3,4分鐘這樣,然後加醬油,料酒翻炒均勻。加入清水沒過肉塊,放入2個八角一小段桂皮,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30分鐘。也是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個15分鐘即可。最後撒入蔥花翻炒均勻就可出鍋。
3、燉肉的做法
紅燒肉的配料需要準備五花肉800克、八角15克、香葉1片、蔥段50克、薑片30克、白砂糖20克、鹽適量、醬油25克、黃酒30克、冰糖25克、花生油15克。先把五花肉切成2.5厘米見方的塊兒。用涼水下鍋。水開後把肉塊兒煮5分鐘。撈出,控凈水份備用。炒鍋上火倒入少許油,煸香八角。倒入細砂糖。煸炒糖色。煸炒到微黃色即可。砂糖徹底融開,炒到稍微上色後,下入肉塊兒煸炒,把肉塊兒煸炒到耗幹水份顏色透亮、表面微黃。並開始出油後烹入黃酒。倒入醬油翻炒。炒到黃酒揮發,醬油均勻的吸附在肉塊上為止。把肉炒勻後,往鍋中註入開水,水和肉塊持平即可。然後,放入蔥段、薑片、香葉。最後放入冰糖。蓋上鍋蓋用小火燜煮30-40分鐘。肉燜熟後,撿出蔥、薑、八角、香葉不要。放少許鹽,然後用旺火收汁。湯汁收凈便可出鍋。在收汁的時候,可順便把多餘的油潷出留作它用,此油味道很香,可炒菜還可做其它用途。
紅燒肉的營養價值及食用功效
豬肉的蛋白質屬優質蛋白質,含有人體全部必需氨基酸。豬肉富含鐵,是人體血液中紅細胞的生成和功能維持所必須的元素。豬肉是維生素的主要膳食來源,特別是精豬肉中維生素B1的含量豐富。豬肉中還含有較多的對脂肪合成和分解有重要作用的維生素B2。補充蛋白質和脂肪酸:豬肉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豬肉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補腎滋陰:豬肉性平味甘,有潤腸胃、生津液、補腎氣、解熱毒的功效,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小便和止消渴。潤燥: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於津液不足引起的煩燥、幹咳、便秘和難產。
紅燒肉的禁忌人群
紅燒肉適合濕熱痰滯內蘊的人;肥胖、血脂較高和高血壓者不宜多食或忌用;外感病人亦不宜食豬肉。通過對哪些人不適合吃豬肉的介紹瞭解以後,我們知道飲食也是有一定禁忌的,平時在吃豬肉的時候一定要特別的重視,另外我們想要身體健康飲食上也要有一定的規律性。
-
6
-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