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的做法有哪些
豬肉的做法有哪些
1、豬肉的做法有哪些
1.1、牙簽豬肉
材料:豬頸背肉,油,生抽,鹽,花椒粉,淀粉,孜然粉,辣椒粉。
做法:
肉切合適大小的塊,加生抽,鹽,花椒粉用手抓勻,醃制30分鐘。
然後加入淀粉拌勻,用牙簽串起。
鍋裡熱油,約7-8成熱時,放入串好的肉,中火炸至外表微黃。
撈出,放在吸油紙上吸一下油,然後撒上孜然粉和辣椒粉即可。
1.2、烤箱豬肉串
材料:豬肉300g,淀粉適量,水一小勺,辣椒面適量,芝麻適量,孜然適量。
做法:
豬肉切小塊,用清水洗凈備用。
根據肉的多少適量的少放一點淀粉,放一小勺的水,和肉放在一起抓勻。
放入孜然、辣椒面、芝麻、鹽拌勻,醃半小時左右。
用竹簽串好,烤盤鋪上錫紙,擺好備用。
烤箱上火180度預熱,放入肉串,八分鐘左右拿出來翻面,撒一些辣椒面,鹽,再次放入烤箱六分鐘左右即可。
2、豬肉的營養價值有哪些
豬肉的纖維又細又軟,結締組織也比較少,而且肌肉組織中含有的肌間脂肪也較多。豬肉中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並且還含有豐富的磷和鐵,尤其是豬肉中結合的鐵元素,相對而言是比較容易被人體吸收的;除此之外,在豬的內臟中還含有較多的,如鉻、鈷、銅、鋅、錳、硒、矽、氟等其他元素。豬體內所含有的維生素,主要是脂溶性維生素,如A、D、E、K等,是基本不含水溶性維生素,但含有維生素B6和維生素Bl2。對於兒童來說,應該盡量多食用一些豬肉,因為豬肉中所含的鋅和銅都是少年兒童智力發育所不可缺少的元素。
3、吃豬肉的好處有什麼
3.1、抵抗病菌
紅肉中含有大量的鐵和鋅,它們是建立人體健康免疫系統不可或缺的物質。此外,紅肉還提供瞭豐富的維生素D和維生素A,能夠幫助身體有效對抗病菌。
3.2、提供優質蛋白
豬肉如果調煮得宜,它亦可成為“長壽之藥”。豬肉經長時間燉煮後,脂肪會減少30%~50%,不飽和脂肪酸增加,而膽固醇含量大大降低。豬肉能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
3.3、提供血紅素鐵
豬肉可提供血紅素鐵(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可改善陰虛不足、頭暈、貧血等癥狀。
3.4、潤燥
豬肉有潤燥的功能,可緩解老人燥咳無痰、大便幹結。
3.5、提供鋅和銅
豬肉含有較為豐富的鋅和銅,是少年兒童智力發育不可缺少的元素。
如何挑選豬肉
1、觀察肉的顏色:健康並且新鮮的豬肉,瘦肉部分應該呈現出紅色或者粉紅色,光澤比較鮮艷,流出的液體較少。脂肪部分應該是白色或者乳白色,而且質地比較堅硬。
2、觀察肉皮:健康的豬的肉,肉皮上面應該沒有任何斑點。
3、聞氣味:新鮮並且健康的豬肉的氣味是新鮮的肉味,並且帶有微微腥味。不會有其他異味和臭味。
4、觀察淋巴結:健康正常的豬肉的淋巴結的大小和數量上都應該是正常的,而且淋巴結橫切面的顏色應該是淡黃色或者偏灰的顏色。
5、看彈性:正常情況下,新鮮豬肉的彈性比較好,手指按上去產生的坑會很快彈回來,而病豬和不新鮮的豬肉彈性都會下降。
如何存放豬肉
1、將沒沾過水的鮮豬肉,用米灑浸漬(或搓搽)後,掛幹通風處,可久放不壞,且能保持肉的鮮味。
2、將豬肉切成肉片放入保鮮盒裡,噴上一層黃酒,蓋上蓋後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可貯藏1天不變味。或者可將肉片平攤在金屬盆中,置冷凍室凍硬,再用塑料薄膜將凍肉片逐層包裹起來,置冰箱冰凍室貯存,可保存1個月不變質。用時取出,在室溫下將肉解凍後,即可進行加工。
3、將新鮮的豬肉切成400克~500克的塊,裝進幹凈的盆裡。然後把醬油煮沸,放涼後倒進盆中,以淹沒豬肉為宜,再蓋上蓋。用這種方法貯藏豬肉,就是2-3個月也不會有異味。
4、將煮沸的花椒鹽水盛入容器裡,晾涼,將鮮肉放入(讓鹽水沒過肉),2-3天不會變質。
5、將肉切成肉片,在鐵鍋內加適量的油,用旺火加熱,油熱後將肉片放入,煸炒至肉片轉色,盛出,晾涼後放進冰箱的冷藏室裡,可貯藏2-3天。
-
5
-
6
-
8
-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