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味煲仔飯怎麼做最有營養
臘味煲仔飯簡介
煲仔飯是廣東地區特色傳統名點,廣州的街頭小巷裡,隨處都有賣煲仔飯的小鋪,香味也會在小巷中飄香。煲仔飯做法既簡單又便捷,雖然分量不大,但吃起來既能有肉料,米飯中還帶瞭肉香,那種由煲仔帶出的特有飯味,令人食欲大增。
臘味煲仔飯應該算是廣東最具人氣的米飯料理瞭,尤其是大冷天的,端上一鍋煲仔飯,揭開蓋子的剎那間,夾雜著臘味和焦香的熱氣撲面而來,還沒開始吃就已經覺得渾身暖乎乎的瞭。
臘肉是指肉經醃制後再經過烘烤(或日光下曝曬)的過程所成的加工品。臘肉的防腐能力強,能延長保存時間,並增添特有的風味,這是與咸肉的主要區別。過去臘肉都是在農歷臘月(12月)加工,故稱臘肉。
1、臘肉中磷、鉀、鈉的含量豐富,還含有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元素;
2、臘肉選用新鮮的帶皮五花肉,分割成塊,用鹽和少量亞硝酸鈉或硝酸鈉、黑胡椒、丁香、香葉、茴香等香料醃漬,再經風幹或熏制而成,具有開胃祛寒、消食等功效。
大米蛋白質中,含賴氨酸高的堿溶性谷蛋白占80%,賴氨酸含量高於其它谷物,氨基酸組成配比合理,比較接近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蛋白質氨基酸最佳配比模式,大米蛋白質的生物價(BV值)為77,蛋白質效用比率(PER值)為2.2(小麥為1.5,玉米為1.1),蛋白質的可消化性超過90%,均高於其它谷物,因此大米蛋白質的營養價值高。
大米可提供豐富B族維生素;大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和五臟、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的作用;米粥具有補脾、和胃、清肺功效。
臘味煲仔飯圖片
臘味煲仔飯怎麼做最有營養
材料:絲苗米,臘腸,臘肉,薑
做法:
1、絲苗米用清水淘洗一遍,臘腸切成兩半、臘肉切大塊,薑切絲待用。
2、取一砂鍋或者瓦鍋,大火燒熱,倒入米和水,始終保持大火旺燒,開著蓋子煮米飯,其間用筷子時常攪拌下防止沾底。
3、等大部分水分收幹,米上開始咕嘟著冒氣泡時,改小火,鋪上臘腸、臘肉和薑絲。
4、蓋上鍋蓋,繼續小火燜煮。
5、小火燜煮過程總共約10分鐘,關火後放上燙熟的小油菜就可以上桌瞭。
臘味煲仔飯怎麼做營養會流失
1、苗米不用浸泡,也不要過分淘洗,這會破壞米的營養和香味。
2、仔飯小火燜煮階段最為關鍵,因為十分容易糊底,如果吃煲仔飯時挖到底部是黑乎乎的一層,那可不是鍋巴,是糊鍋瞭,這樣就會流失瞭營養。不糊底的訣竅就在於燜煮時要轉動煲仔,讓煲仔飯四壁受熱均勻,前後左右,每一部 分燜上2到3分鐘,這樣整個鍋壁上才會結出一層脆脆的鍋巴。
臘味煲仔飯各食材的處理方法
絲苗米用清水清洗一次,臘腸臘肉切片。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