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燉雞的功效與作用
板栗燉雞的功效與作用
1、板栗燉雞的功效與作用
1.1、板栗無論是配菜還是單吃,在我國北方地區隨處可見。它含有大量的淀粉和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性味甘溫,能厚腸胃、補腎氣,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消腫等功效。適用於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小便多和脾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也能強筋健體。
1.2、從食物的藥性來看,栗子性味甘,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的功效。唐代著名醫學大師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著述“栗為腎之果腎病腎虛者常食效果顯,腎為生命之源腎健則長壽也”。
1.3、現代營養學認為,雞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祖國醫學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補虛、益血氣的功效,一般人均可食用。老人、病人、體弱者更宜食用。
1.4、板栗配雞肉,補腎虛、益脾胃,適合於腎虛人群食用,也是一般健康人強身健體的美味佳肴。
1.5、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主治反胃不食,泄瀉痢疾,吐血,衄血,便血,筋傷骨折瘀腫、疼痛,瘰癧腫毒等病癥。
2、板栗燉雞怎麼做
原料:雞腿兩隻,板栗200克,幹榛蘑30克。
調料:花生油、冰糖、料酒、老抽、生抽、蔥薑蒜、大料、胡椒粉、花椒粉、鹽、過濾水各適量。
2.1、將雞腿剁成段,然後將其過一下熱水。
2.2、要準備適量的清水。
2.3、幹榛蘑提前泡發,摘洗幹凈。
2.4、板栗扒出板栗仁備用。
2.5、燉鍋燒熱,放花生油,同時放入幾粒冰糖小火慢慢加熱。
2.6、燒至冰糖熔化、微微變成焦黃色時,放入雞塊翻炒。
2.7、放蔥段、薑片、蒜末、大料、胡椒粉、花椒粉調味。
2.8、再倒入料酒、老抽、生抽炒勻。
2.9、放入板栗仁。
2.10、放入榛蘑,翻炒均勻。
2.11、註入適量過濾水。
2.12、蓋上鍋蓋,大火燒開,轉中小火燉至雞肉熟爛、湯汁收濃即可。
3、板栗燉雞由來
據說萬歷年間,努爾哈赤作為明朝的建州衛官來京朝貢,在一次歸途中,走到京郊懷柔地界,被路邊一陣陣的糖香吸引,便住馬觀瞧,見一老者在大鍋內翻炒什麼,甜甜的糖香便是從老者大鍋裡飄出的,努爾哈赤下馬上前問到:老人傢你炒的為何物。老者答:板栗,老者遞過一顆炒好的板栗給努爾哈赤,努爾哈赤接過栗子剝開,一股甜香撲鼻而來,放入口中,香軟如蜜,誇口到:好吃,甚是好吃。努爾哈赤隨行人員也都圍過來,品嘗後都贊美老者的板栗香甜好吃。努爾哈赤將老者的攤上板栗全部買下,將炒熟的板栗分給一行人員,將生的裝入馬車中。回到遼寧後,努爾哈赤將生的板栗學著老者的做法做給大福晉吃,大福晉長在大戶人傢,吃過數不盡美味佳肴,也是第一次吃到這甜美栗子,問努爾哈赤栗子何來,努爾哈赤講述瞭經過,大福晉說:既然好吃,我們何不也種一些,此話正合努爾哈赤心意,再後來,因滿族人喜歡吃板栗,在清朝時期宮廷盛宴,板栗燉雞也就成瞭滿漢全席中一道重要名菜。
板栗燉雞用什麼雞最好
燉雞湯最好選用土傢養的雞,這種雞中不會因為食用飼料等含有化學物質,是很健康很天然的肉類食品。而且最好是選用養殖時間不超過三年的老雞燉湯,這樣的選擇會更富有營養。雞肉中的蛋白質含量非常高,而且雞骨中也含有大量的鈣和骨膠原,燉成雞湯後無論是雞肉還是湯中都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是滋補身體和養生保健的最佳選擇,所以可以經常食用。
板栗的食用禁忌
1、6顆板栗的熱量相當於2兩米飯,飽腹感強,耐餓時間長,不宜多食,否則會引起消化不良。
2、嬰幼兒、脾胃虛弱消化不好或患有風濕病的人不宜食用,板栗難消化。
3、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因其含碳水化合物較多。
4、脾胃虛弱的人不宜生食板栗。板栗生吃難消化,熟食容易滯氣,一次吃得太多會傷脾胃。
5、板栗不宜涼著吃,因為板栗淀粉含量高,涼瞭淀粉會有部分回生,會腸脹氣。
6、糖炒板栗不衛生,應少吃。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