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魚塊如何入味
燉魚塊如何入味
1、燉魚塊如何入味
材料:小鯽魚兩條,豆腐、蔥花、白糖、油、清水、醋、鹽、雞精各適量。
做法:
1.1、將鯽魚、豆腐、蔥等材料清洗幹凈。
1.2、坐鍋倒油,開大火,油冒煙時將魚順鍋邊輕輕滑入,約兩分鐘之後翻面再煎兩分鐘。
1.3、然後放幾片薑稍炸,然後一次加足清水,加入蔥段、小半湯匙的醋和白糖,大火煮開。
1.4、放入豆腐,鹽、少許的雞精,繼續大火咕嘟,三五分鐘之後湯就變白瞭,再繼續大火煮五分鐘左右換中火燉約5——10分鐘,出鍋前撒上點的蔥花即可。
2、燉魚的小技巧
在做燉魚的時候,你可以把豬肉剁成肉末,然後到魚肚子裡面,這樣魚肉和豬肉的香味可以再高溫的作用下相互融合,肯定是一種非常不一樣的味道哦!它和清燉的魚湯口味上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魚肉的口感,結合瞭豬肉獨有的一種香味,吃起來的感覺非常的奇妙。
3、常吃魚的好處有哪些
3.1、抗憂鬱。研究發現,魚體內有一種特殊的脂肪酸,它與人體大腦中的“開心激素”有關。它有緩解精神緊張、平衡情緒等作用。不吃魚或少吃魚的人,“開心激素”水平往往較低,美國人不常吃魚,因而患憂鬱癥的人就多。
3.2、防哮喘。新鮮魚肉中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可阻止或減少人體內炎癥介質的產生,而哮喘病的發作正是與炎癥介質釋放密切相關的。此外,不飽和脂肪酸還具有一定的減輕氣管炎癥的作用,從而有助於預防哮喘病的發生、復發或減輕哮喘病的癥狀程度。
3.3、少癡呆。加拿大科學傢通過對患有老年癡呆癥患者和健康老人的研究發現,健康老人血液中DHA脂肪酸的成分遠高於癡呆癥的老人,表現有癡呆癥狀者的血液中DHA的含量平均比健康老人少30%~40%。科學傢認為,DHA是大腦細胞活動和保持活力必需的營養物質,它有助於改善神經的信息傳遞,增強思維和記憶能力。因此,老年人多吃魚,可減少癡呆癥的發生。
吃魚的註意事項
1、空腹吃魚導致痛風
在這個營養過剩的年代,很多人喜歡隻吃菜不吃主食,空腹吃魚那更是再平常不過,但這很可能導致痛風發作。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紊亂導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的組織損傷疾病,而絕大多數魚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攝入含嘌呤的魚肉,卻沒有及時的被碳水化合物分解,人體酸堿平衡失調,就容易誘發痛風或加重痛風患者的病情。
2、吃生魚片得寄生蟲病
現在有很多人喜歡日本飲食——生魚片,覺得味道鮮嫩美味,卻不知生魚片對肝臟很不利,極易感染肝吸蟲病,甚至誘發肝癌。
肝吸蟲病是以肝膽病變為主的一種寄生蟲病,人體通過生食或半熟的含肝吸蟲活囊蚴的淡水魚蝦和淡水螺類受到感染,癥狀為疲勞、腹痛腹瀉、消化不良、肝區隱痛、肝腫大等,嚴重感染者造成肝腹水,甚至死亡。
挑選魚的技巧有哪些
1、看
魚眼:新鮮的魚眼球飽滿突出,角膜透明清亮,富有彈性;若魚眼凹陷,眼珠渾濁,則不新鮮。
魚鰓:新鮮的魚,鰓呈鮮紅色,黏液透明;若鰓色變暗呈灰紅或灰紫色,甚至黑色,則不新鮮。
魚鱗:新鮮的魚,體表有透明黏液,鱗片光澤且與魚體貼附緊密,不易脫落。
魚腹:新鮮的魚,腹部不膨脹,肛孔呈白色、凹陷,不新鮮的魚肛孔稍凸出。
2、摸
新鮮魚的肌肉堅實有彈性,指壓後凹陷立即消失,肌肉切面有光澤;若指壓後凹陷不能立即復原,則不新鮮。
3、聞
拿起魚,鼻子湊到魚鰓處聞一聞,新鮮的魚鰓具有海水魚的咸腥味或淡水魚的土腥味,若有發臭變味的則不新鮮。
-
8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