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2 17:01:03
手術麻醉後遺癥有哪些?
手術麻醉有哪幾種?
麻醉,原義指的是感覺和知覺的喪失。臨床麻醉可以簡單地分為全身麻醉、椎管內麻醉和局部麻醉。
全身麻醉是應用全麻藥品使大腦神經系統得到抑制失去意識,患者術中感覺不到疼痛,認知能力喪失,是一種暫時性的可逆無意識狀態,它的特點是患者意識消失,周身無疼痛感覺。也就是老百姓瞭解 的“睡著瞭”的麻醉方式。
椎管內麻醉包括蛛網膜下腔阻滯和硬脊膜外隙阻滯,指的是將局麻藥分別註入椎管的蛛網膜下隙和硬脊膜外隙產生麻醉效果的方式,這就是老百姓平時瞭解 的“半身麻醉”。
局部麻醉是指將局麻藥註射到神經叢、神經幹或者周圍神經末梢產生麻醉效果的方式,包括表面麻醉、局部浸潤、區域阻滯和周圍神經阻滯。其中的表面麻醉和局部浸潤就是老百姓日常最容易接觸到的“打一針就好瞭”的麻醉方式。
手術麻醉後遺癥
手術麻醉後遺癥,這是患者們都很關心的問題,尤其是在進行全身麻醉的時候,是否會產生“後遺癥”?是否會影響智力以及健康身體呢?
手術的不同就會導致手術麻醉後遺癥的不一樣。一般出現後遺癥狀況的幾率是比較小的。但是很小的幾率不等於是沒有。
對於不同的手術,手術麻醉後遺癥也不相同。比如有些手術麻醉造成的後遺癥是頭痛。就像做腰部手術麻醉的時候是可能造成後期頭疼的情況的。有些手術麻醉有可能導致感染。也可能由於患者對藥物的排斥導致藥物的中毒。就像硬膜外手術的麻醉一樣。還有些手術麻醉可能造成低血壓等等。
此外,麻醉的危險詳細可分為三類,一是“淺麻醉”,這種會形成高度的應激反響,即患者會感到疼痛;二是“睡覺不妥的麻醉”,形成患者術中知曉,在手術中有感受,如感受到體內臟器被拉扯;三是“太深麻醉”,形成術後早期死亡率的增高。
也即是說,麻醉藥的劑量不能過少,也不能過多,讓患者既無痛又舒服的安全,這就提出瞭“準確麻醉”的需求,也即是說,要有清晰的麻醉深度,依據手術需求準確的把握和調整麻醉深淺,能在術後讓患者們及時醒來,而不是出現嘔吐等等的不良反響。
目前國內麻醉的方式是透過對患者的腦電訊號的監控來施行,並配以對患者的睡覺深度、肌松程度和鎮痛的效果的測算,麻醉會更為準確。在打瞭麻藥後,患者的腦電波降低,出現瞭進入麻醉狀況;在手術中,腦電波近乎一條直線,這說明麻醉的程度一向保持瞭平穩;而在手術完畢後,腦電波直接上升回到手術前的水準 ,說明麻醉準確得讓患者剛好在手術完畢的點上醒來。國內的腦電訊號監控要遍及還是需求一段時間的,由於當前監測力度不平衡,隻有不到10%的手術能做到。
為瞭減少手術麻醉後遺癥的出現,可以做些什麼?
最重要的就是遵循醫囑!比如進行手術前大多會要求術前禁食。
很多人都不瞭解,為什麼手術前不能吃東西。特別是年紀小的孩子不耐餓,常有傢長違反醫囑,偷偷給孩子喂食。其實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手術前成年人要求8小時禁食禁飲,兒童要求6小時禁食,4個小時禁飲。這是必須嚴格遵守的。因為人在清醒狀態時,如果吃東西嗆到氣管裡會劇烈咳嗽,把氣管裡的異物咳出來,。但是在麻醉的狀態下,人的這種保護性反射會降低或者完全消失,一旦胃內容物返流,湧入氣道,如果是大量的、迅速的返流可能會引起窒息,最嚴重可能導致死亡,少量的也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
因此,在麻醉前吃東西或者喝水,都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除非是救命的急診手術,如車禍的肝破裂、刀刺傷等必須馬上搶救的手術,否則都必須嚴格執行禁食禁飲的要求。飽胃病人的麻醉風險和難度都會成倍的增加,病人切勿因小失大。(東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