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3 11:01:33
鹽作為五味之首,是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調味品。但食鹽過多是導致高血壓高發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健康成年人每天鹽的攝入量不宜超過6克。衛生部門有調查顯示,北京人每天食鹽平均攝入量為13.4克,超過標準2倍多,農村地區更是高達16.5克。為瞭遏制越來越多的居民由於吃鹽多而引發高血壓等慢性病,本市發起過“限鹽行動”,為北京市每一戶傢庭發放一隻定量鹽勺,每人每天吃鹽不超過3勺,即6克。可鹽量下降後,飯菜又太淡瞭,為瞭口感好,有的傢庭忍不住還是咸回去瞭。怎樣健康和美味兼得呢?在政府的推廣及媒體的宣傳下,民眾普遍接納瞭低鈉鹽。
低鈉鹽的成分
低鈉鹽,是以碘鹽為原料,再添加一定量的氯化鉀和硫酸鎂,從而改善體內鈉(Na+)、鉀(K+)、鎂(Mg2+)的平衡狀態,預防高血壓。因此低鈉鹽最適合中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病患者長期食用。
低鈉鹽含有60%~70%的氯化鈉,同時還有20%~30%的氯化鉀和8%~12%的硫酸鎂。與普通食鹽相比,低鈉鹽的顯著特點是鈉含量減少瞭,鉀含量增多。鉀透過擴張血管、降低血管阻力與增加尿鈉的排泄,來抵抗高鈉的升血壓作用。同時,食用低鈉鹽能夠減少鈉離子的攝入,從而減少罹患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的風險。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食用低鈉鹽有助維持體內鈉、鉀平衡,對控制血壓大有裨益。在眾多的食鹽類別中,低鈉鹽能夠實現減鈉補鉀而基本不減咸的功能,有利於預防高血壓,保護心腦血管,特別適合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食用。
審視“鉀”元素
那我們再瞭解一下“鉀”,人體正常的血鉀濃度為3.5~5.5 mmol/L,血鉀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危害人體健康甚至生命。那我們長期食用低鈉高鉀鹽,會不會引起高鉀血癥呢?在排鉀的器官中,最主要的當屬腎臟,對調控血鉀濃度發揮著關鍵作用。腎臟的調節作用在於,當鉀攝入不足,腎臟就會減少鉀的排泄;如果攝入過多,腎臟就會將多餘的鉀排泄掉。因此,如果是腎功能正常,幾乎不會發生高血鉀。
有關病人慎用
又回到那個“朋友圈”的消息,反復提到瞭腎臟科醫生,不難想象,腎內科那裡的病人,腎臟大多都有問題啊,當腎功能不正常時,腎臟排泄鉀的能力就會下降,攝入的鉀不易排出,容易引發高血鉀癥。在我們每年接收的急診高鉀血癥的病例中,大多數存在腎功能不全。另外,有些心血管病患者長期口服“保鉀”作用的利尿劑,低鈉鹽中的鉀與這些藥物作用疊加時,患者有可能出現血鉀濃度升高。因此,服用這些藥物的患者不適合食用低鈉鹽。並且應該定期檢測血鉀。(東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