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4 11:00:23
六大癥狀可判斷膝關節炎
疼痛:活動多時疼痛加重,休息減輕,再活動時仍可疼痛,甚至更重。上下樓梯尤為困難,隻能用好腿或癥狀輕的一條腿一蹬一蹬上下樓梯,而不能像正常人一樣兩腿交替上下樓梯,並且往往是下樓梯比上樓梯更加困難。關節扭傷、著涼、過勞通常可誘發或加重關節疼痛。疼痛嚴重者腿不能活動,還會影響睡眠質量。
關節腫脹:關節腫脹來源於滑膜增生和關節內積液,初期常因扭傷,著涼而發作,以後將變為持續性腫脹。關節活動時有磨擦感或聽著彈響。
膝軟:也叫打軟腿。為行走中膝關節突然發軟,欲跪倒或摔倒的現象,可伴有劇痛。
“膠著”現象:即關節在某一位置較長時間靜止不動之後,再活動時非常疼痛,屈伸不能,必須緩慢地逐漸活動一會之後,“膠著”現象才會消失,膝關節才能屈伸運動。如坐公共汽車,往往需要提前一站,病人就得站起活動關節,才能下得汽車。
絞鎖:是指在行走等運動過程中,膝關節突然被鎖在某一位置上不能運動,像有東西將關節“卡住”一樣,常需要試探著將關節搖擺屈伸,往往在感到“囉噔”響後,關節才恢復原先的活動。關節軟骨剝脫形成的遊離體及破裂的半月板是引起關節絞鎖的常見原因。
關節功能障礙:由於軟骨破壞、骨贅形成、滑膜增生,導致膝關節不能完全伸直,屈曲也不完全,不能下蹲和持重,甚至坐便都困難。隨著病程進展,膝關節變粗大,出現關節畸形,如“O”型腿等。
6大關節保健操
預防關節炎發作,除瞭要遵守以上3大原則之外,適當的做一些保健操也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小九為大傢準備瞭六大關節保健操,趕緊學起來吧!
指關節操:握拳與手指平伸交替運動。握拳時可緊握鉛筆或粗一點的棍棒;平伸時可將手掌和手指平貼桌面,或兩手用力合掌。
腕關節操:兩手合掌,反復交替用力向一側屈伸,亦可緊握啞鈴做手指屈伸運動。
肘關節操:手掌向上,兩臂向前平舉,迅速握拳及屈曲肘部,努力使拳達肩,再迅速伸掌和伸肘,反復進行多次,然後兩臂向兩側平舉,握拳和屈肘運動如前。
肩關節操:一臂由前方從頸旁伸向背部,手掌觸背,同時另一臂從側方(腋下)伸向背部,手指觸背,盡量使兩手手指在背部靠近,每天反復多次。
踝關節操:取坐位,踝關節分別作屈伸及兩側旋轉運動。
膝、髖關節操:下蹲運動與向前抬腿運動交替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