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2 11:01:32
食品保質期等於最後可食用期嗎?不一樣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表示,保質期不是面包餅幹等食品的最後期限。保質期的定義是“產品在正常條件下的質量保證期限”。在保質期內,商傢要對產品的質量負責,所以建議大傢在保質期內食用,但保質期不是認定食物是否變質的唯一標準。在保質期內,食物也可能由於存放方式、環境等因素的變化過早變質,例如包裝開封後,保質期將縮短;超過保質期,食物也不等於肯定變質、不能吃,這需要自己進行判斷。
過瞭保質期的食物都要扔?不一定
范志紅指出,保質期不等於最後可食用時間。在保質期過後,一些食品從安全性角度仍是可以食用的,但它的品質可能有某種程度的下降。如冷凍食品過期後,致病菌可能沒有超標,煮後吃下去也沒有造成不良反應,但由於存放時間太長,風味、口感已經發生瞭一些變化,味道不新鮮,維生素含量也有下降,脂肪可能發生輕微氧化。如何保存食用,看看吧。
主食類:面包的保質期一般為3-7天,過瞭保質期,如果僅僅是發幹,可以做成面包渣吃,如果長黴、發酸就不能吃瞭。餅幹含水量少,如果是密封包裝,保質期一般一年以上,隻要不漏氣、受潮,即便過瞭期,隻要味道沒變化一般還能吃。
牛奶及奶制品類:過瞭保質期的牛奶,如果呈現稠而不均勻的溶液狀,或有凝塊或絮狀物,就要扔掉。在夏天,即便看上去正常,也要煮一下試試,如果煮開後產生凝塊,說明細菌超標,就不能喝瞭。奶粉沒有水分,保質期較長,過期時間不長,隻要沒有顏色發暗,肉眼也無可見的雜質或異物,沒有出現陳腐味、黴味、哈喇味等,還可以吃。如果僅僅稍微有些結塊,可以拿來做點心或做菜,透過加熱繼續利用。
幹果類:真空包裝的幹果保質期長達半年到一年,但一旦打開包裝,在保質期內出問題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因此,這類食物隻要聞著有哈喇味等異味、吃著發苦發酸就該扔。如果口感不脆瞭,說明吸水瞭,會很快變質、長黴、氧化酸敗,也不能要瞭。
香腸等肉制品:如果是真空包裝,在幹燥、冷凍的條件下放置,營養會差一些,保質期可達3年。過瞭保質期,如果出現哈喇味或腸衣發黏,說明微生物繁殖,不能再食用。
在保質期內食物可以一直存放? 不建議
雞蛋10天:北京電力醫院營養科副主任營養師崔軍指出,蛋殼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小孔,細菌有可能穿過蛋殼滲入蛋內。即使是放在冰櫃 內儲存,也並不能抑制細菌的繁殖。一般來講,存放在2~5℃的環境下,雞蛋的保質期是40天,夏季室內常溫下隻有10天。但在購買時雞蛋往往已經在超市儲存瞭一段時間,所以建議購買雞蛋最好以一周的量為宜。
食用油3個月:江蘇省中醫院營養科營養師汪燕表示,油中的脂肪酸會隨著貯存時間延長而發生化學變化,雖然口感沒有太大差別,但營養價值隨之降低。未開封的食用油在常溫下(不超過25℃)保質期一般為18個月。開封後通常隻能維持三個月。因此開瓶食用油最好在三個月內用完。
水果5天:汪燕表示,雖然現在水果一般在未完全成熟前采摘,理論上來說儲存時間的確會長一些,但目前市場上大部分水果在運輸或存放過程中,都經過瞭冷藏處理,水果裡面的細胞結構會受到破壞,所以很可能等不到你放熟,它就已經壞掉一大半瞭。水果的新鮮度一般也就維持三五天左右,存放時間越久水分流失越多。
葡萄酒開瓶後一天:開瓶的酒常常一次喝不完,剩下的又舍不得扔,也就放在那瞭。崔軍說,如果是50%Vol以上的高度白酒,雖不用擔心它會變質,但會隨著時間推移,會影響風味和口感。但如果是開瓶的啤酒或葡萄酒,就會像其他新鮮蔬果、肉類一樣,會發生氧化反應,而且速度非常快。放置時間較長時,啤酒的顏色還會變深,並出現混濁和沉淀現象及氧化味。因此,啤酒或葡萄酒在開封後要盡快飲畢,以不要超過一天為宜。 (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