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0 21:57:00
毛澤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因為有瞭毛澤東的領導,中華人民共和國才逐漸步入正軌,毛澤東的很多事跡也被寫入史冊。今天就跟隨中國小編來瞭解一下毛澤東是如何對付航母的故事吧!
毛澤東是如何對付航母的?
年代中期,爆發瞭第二次臺海危機。這次危機以美國同意與中國舉行大使級會談而告終,隨後進行的這些會談的積極成果之一,就是中國首席軍事科學傢錢學森的歸來。
年,由於美國中斷談判,而且試圖迫使蔣介石放棄大陸沿岸的金門、馬祖諸島,第二次臺海危機的成果面臨挑戰。毛澤東審時度勢,決定再次在臺海點燃戰火,通過戰爭手段來達到中國方面的政治目標。
年8月23日中午12時,解放軍趁著國軍兄弟們正在掩體外快樂地大吃美國罐頭和可口可樂之際,以快炮不及鉆洞之勢,從長達30公裡的戰線上,萬炮齊轟金門群島,兩小時落彈5。75萬發,當即把金門島炸成著名的銅鐵礦,而且當場擊斃三名金門防衛副司令和兩名美國顧問。臺方隨後還擊,雙方展開火炮對射,此役在歷史課本上被稱為“八二三炮戰”。繼此次炮戰之後,雙方還進行瞭多次海空戰鬥;大陸方面並且策劃瞭一次小規模的登陸作戰(目標隻是金門群島中的大擔島),但因臺風來臨而沒有實施。
第三次臺海危機的結果的一部分
新的臺海危機爆發,美國立即作出強烈反應,不僅威脅要用核武器攻擊中國(把你們炸回舊石器時代去),而且派出包括七艘航空母艦在內的100多艘軍艦趕赴臺海,擺開“保衛金馬”的姿勢。臺海空氣一時驟緊,全世界都恐慌地註視著這片海域。他們擔心的倒不是中國的幾萬艘帆船蜂擁而上,以人海戰術占領美國航母,然後用帆船把它們拖到大陸去改造成漁船。不,這種情況固然很可怕,但再可怕也沒有什麼瞭不起,更要命的是,這場危機可能開啟一場新的世界大戰。
當時中蘇盟約還沒有失效,而且雙方的支持條款都是無條件的,――這就是說,蘇聯不能因為中國是挑釁方,就拒絕向中國提供武力支持。於是,正在因金門問題而與毛澤東鬧矛盾的赫魯曉夫同志不得不向世界表態說:如果美國敢把中國炸回舊石器時代,我們就隻好把美國炸回新石器時代。
美國政府的情報系統也真是夠差勁的,這時居然還不知道中蘇之間已經出現瞭裂縫,也就當然沒有意識到赫魯曉夫那殺氣騰騰的聲明其實隻是 LIPSERVICE(空頭支票)。既然信息不完全,再理性的判斷也勢必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如果美國政府還能夠保持理性的話,其反應必然是極度的緊張。當時美國總統是哀聲嚎(也有譯艾森豪威爾的),那陣子可是煩死瞭,他大概在想:“天哪,我他母親的實在太沖動瞭,竟然去嚇唬毛澤東。
如果他真的跟美國艦隊交上火,――接下來就是自然而然地把蘇聯拖下水,這正好中瞭他的下懷。嗚嗚,這一場大仗的結果如何,就連大慈大悲的耶穌基督和尚也說不清楚瞭。哎呀,我真是緊張死瞭,恨不得把給出去的面子統統收回來,把那七艘航母全撤回來。杜勒斯,你趕快給老子打二兩老白幹來,哦不,來三斤,――趁地球還沒有爆成七八顆小行星,咱們對酌澆愁。”
且不說哀聲嚎在借酒澆愁。太平洋的另一邊,毛澤東正在興致勃勃地看著他一手導演的這出歷史大戲;戲中各主角的表情令他開心得要死。更令他開心的是,在這出名角如雲的偉大歷史劇中,隻有他知道這出戲將在什麼地方結束。若幹年後,尼克松(當時正好擔任哀聲嚎的副總統)將當面把毛澤東恭維為一個精通政治技巧的 “大師”,並自稱自己望塵莫及,慚愧慚愧。而且他還把這個恭維寫進瞭回憶錄,――雖然此次臺海危機的當兒,他正在扮演美國第二號右派領袖(僅次於麥卡錫)的角色,到處宣傳毛澤東的目標就是占領美國,滅絕美國天堂般的生活方式。
尼克松的恭維並不是信口胡說,因為毛澤東是在中國五千年的政治和戰爭文化中泡大的傑出領袖,當然深諳政治精髓,完全知道戰爭隻是政治的一種表現形式,是為政治目的服務的。他早就看出,在美國氣勢洶洶的殉道者長袍底下,其實是一雙篩糠般不住顫抖的軟腳。他知道,這才是做文章的關鍵;他導演的這出大戲,必須抓住美國人外強中幹的心理,把所謂的“危機”虛化,從而把“危機”變成臺灣方面的“烽火戲諸侯”。這樣將為遠道而來的美國“客人”準備一架梯子,使他們不僅可以從目前的尷尬處境往後退,而且可以從危機前的強硬姿態往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