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簡介 韓信背水一戰的故事

2016-08-20 21:57:15

  韓信是西漢開國功臣,是非常著名的軍事傢,關於韓信的故事,歷史上有很多記載,韓信受無賴胯下之辱是最著名的故事,其實除瞭韓信受胯下之辱外,韓信背水一戰的故事也被後人津津樂道,那麼韓信背水一戰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故事呢?接著往下看吧!

  韓信簡介:

  韓信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傢,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與彭越、英佈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被蕭何譽為“國士無雙”,劉邦評價曰:“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王侯將相”韓信一人全任。“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

  韓信背水一戰的故事:

  秦朝滅亡後,項羽和劉邦又展開瞭一場戰爭,這就是歷史上的楚漢相爭。劉邦手下有一員大將,名叫韓信。韓信本來是淮陰人,項梁起兵以後,路過淮陰,韓信去投奔他,在楚營裡當個小兵。項梁死後,韓信又跟瞭項羽,項羽見他比一般兵士強,就讓他做個小軍官。

  韓信有好幾次向項羽獻計策,項羽都沒有采用。韓信感到十分失望。等到漢王劉邦到南鄭去的時候,韓信就投奔瞭漢王,被劉邦拜為大將。為瞭打敗項羽,奪取天下,他向漢王詳詳細細分析瞭楚(項羽)漢雙方的條件,認為漢王發兵東征,一定能戰勝項羽。漢王越聽越高興,隻後悔沒早點發現這個人才。打那以後,韓信就指揮將士,操練兵馬,東征項羽的條件漸漸成熟瞭。

  公元前205年,韓信偷襲魏王豹,滅掉魏國。10月,劉邦又派他與張耳率幾萬軍隊向東繼續挺進,攻擊趙國。韓信的部隊要通過一道極狹的山口,叫井陘口。趙王趙歇和趙軍統帥陳餘立刻在井陘口聚集20萬重兵,嚴密防守。

  趙王手下的謀士李左軍對大將陳餘說:“韓信這次出兵,一路上打瞭很多勝仗,可謂是一路威風,現在他又乘勝遠征,企圖攻下趙國,其勢銳不可擋。不過,他們運送糧食需經過千裡之遙,長途跋涉。現在我們井陘山路狹窄,車馬不能並進,漢軍的糧草隊必定落在後面。這樣你暫時給我3萬人,從小道出擊,攔截他們的武器糧草,斷絕他們的供給,漢軍不戰死也會餓得半死。你在這裡堅守要塞,不與他們交戰,他們前不能戰,後不能退,用不瞭幾天我們就可活捉韓信。”但大將陳餘不聽,仗著兵力優勢,堅持要與漢軍正面作戰。

  韓信瞭解到這一情況,非常高興。他命令部隊在離井陘三十裡的地方安營,到瞭半夜,讓將士們吃些點心,告訴他們打瞭勝仗再吃飽飯。隨後,他派出兩千輕騎從小路隱蔽前進,要他們在趙軍離開營地後迅速沖入趙軍營地,換上漢軍旗號;然後韓信又派出1萬人沿著河岸背水擺開陣勢。背水歷來是兵傢絕地,一旦背水,非死不可。陳餘得知消息,大笑韓信不懂兵法,不留退路,自取滅亡。

  到瞭天明,韓信率軍發動進攻,雙方展開激戰。不一會,韓信、張耳假裝敗退,向河岸陣地靠攏。陳餘則指揮趙軍拼命追擊。這時,韓信命令主力部隊出擊,背水結陣的士兵因為沒有退路,也回身猛撲敵軍。這時韓信埋伏的2000輕騎兵,見趙軍傾巢出擊,立即飛奔馳入趙營,拔掉趙國的全部軍旗,換上漢軍的紅旗。

  趙軍無法取勝,正要回營,忽然營中已插遍瞭漢軍旗幟,於是四散奔逃。這時漢軍兩面夾擊,趙軍大敗。士兵們殺死瞭陳餘,抓獲瞭趙王在慶祝勝利的時候,將領們問韓信:“兵法上說,列陣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臨水澤,現在您讓我們背靠水排陣,還說打敗趙軍再飽飽地吃一頓,我們當時不相信,然而竟然取勝瞭,這是一種什麼策略呢?”

  韓信笑著說:“這也是兵法上有的,隻是你們沒有註意到罷瞭。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嗎?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瞭,怎麼能讓他們拼命呢!”
  以上是中國小編為您收集的韓信背水一戰的故事,希望您看完該篇文章後,對該典故有一定的瞭解,在茶餘飯後,可以偶爾與小夥伴們分享一下這著名的歷史故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