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讓是誰?東漢十常侍之首張讓簡介

2016-08-20 22:10:14

東漢末年,漢靈帝以幼齡之軀繼位,當時,朝政大全被外戚所控制,無奈之下,幼帝隻能扶持宦官用來抵抗與外戚的爭權,隻是,這想法起初是好的,但是,發展到最後卻成瞭東漢滅亡的根源,因為但凡一種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其野心逐漸膨脹,人就會忘乎所以,因此,以張讓為首的宦官橫征暴斂,賣官鬻爵,橫行鄉裡,禍害百姓。那麼,這個張讓是誰?東漢十常侍之首張讓簡介。

張讓是誰?

張讓,東漢末年的宦官,潁川人。桓帝、靈帝時,歷為小黃門、中常侍等職,封列侯。在職時以搜刮暴斂、驕縱貪婪見稱,靈帝極為寵信,常謂“張常侍是我父”。中平六年(189年),何進謀誅宦官,事泄,他和其餘幾個常侍設計伏殺何進。袁紹、袁術等人聞何進被殺,入宮殺盡宦官,張讓走投無路,投水自盡。

東漢十常侍之首張讓簡介

張讓少年時在宮廷中做事,漢桓帝時任小黃門。趙忠因為參加誅殺梁冀功封都鄉侯。延熹八年(165年),黜為關內侯,食本縣租千斛。漢靈帝時張讓、趙忠一起升為中常侍,封為列侯。與曹節、王甫等人內外一氣。曹節死後,趙忠兼任大長秋。張讓有監奴主管傢務,勾結權貴,收受賄賂,威名很大。扶風人孟佗,傢產富足,同張讓的監奴結為朋友,竭自己所有送給監奴,沒有剩下一點自己所愛的東西。監奴感激他,問孟佗:“您有什麼要求呢?我都能為您辦啊。”孟佗說“:我隻希望你們為我一拜而已。”當時請求見張讓的賓客,經常在門口停著數百上千輛車子。
孟佗那時也去見張讓,因為後到,不能進去,監奴就率領各奴仆在路上迎拜孟佗,並且共同抬著他的車子進門。賓客們大為驚奇,認為孟佗和張讓很相好,都爭著用珍寶奇玩賄賂他。孟佗分一些給張讓,張讓大喜,讓孟佗當瞭涼州刺史。這時,張讓、趙忠及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栗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十二人,都任中常侍,封侯貴寵,父子兄弟分佈州郡當官,貪污殘暴,是百姓的禍害。

相關推薦:

東漢末年十常待:東漢末年的十常待分別指誰
魏醜夫是誰?秦宣太後的男寵魏醜夫簡介
歷史上的張儀是幹什麼的?張儀的生平簡介

張鈞彈劾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民變四起,郎中中山張鈞上書說:“我想張角所以能夠興兵作亂,成千上萬的人願意跟著他,其根源都在十常侍,把他們的父兄、子弟、親戚、賓客放到各州郡,獨占財利,侵奪百姓,百姓的冤屈無處申訴,所以圖謀不軌,聚積成為盜賊。應該殺瞭十常侍,把他們的腦袋懸掛南郊,以此向老百姓請罪。再派使者佈告天下,這樣可以不須用兵,而大寇自會消散。”漢靈帝把張鈞的奏章給張讓等人看,他們都脫掉帽子、靴子叩頭請罪,乞求讓自己去洛陽監獄,並且拿出傢財以助軍費。

漢靈帝詔令他們都戴上帽子,穿起靴子,和以前一樣工作。漢靈帝發怒對張鈞說:“你真是一個瘋子啊!十常侍中硬沒有一個好的嗎?”張鈞又上書,還是和上次的奏章一樣。但總是被扣壓不上報。漢靈帝下詔廷尉、侍禦史調查搞張角太平道的人,禦史秉承張讓等人的意旨,誣告張鈞學黃巾道,把他逮捕,拷打他,死在獄中。而張讓等人卻與張角勾結往來。後來中常侍封諝、徐奉與黃巾勾結的事敗露被殺,漢靈帝因此發怒責問張讓等人說“:你們常說黨人圖謀不軌,下令禁錮,有的還被殺掉,現在黨人成為國傢有用的人才,你們反與張角私通,這可殺不可殺?”張讓等都叩頭說:“這是前中常侍王甫、侯覽幹的。”漢靈帝就沒有追究瞭。

禍亂朝綱

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南宮遭火災。張讓、趙忠等人勸漢靈帝下令收天下田地稅每畝十錢,用來修建宮室。征調太原、河東、狄道各郡的木材和有花紋的石頭,每當州郡把這些東西送到京師,黃門常侍總是下令譴責呵斥那些運送木石不合格的人,並且強行折價,賤價收買,十分的隻給一分的價錢,又把它賣給宦官,宦官又不馬上接受,木材因而堆積腐朽,宮室連年修不成。刺史、太守又私自增加征調的數量,百姓呼號嘆息,苦不堪言。
凡是漢靈帝征求的東西,都派西園中的騎士秘密帶著皇帝的命令,號稱“中使”,恐嚇州郡,多受賄賂。刺史、二千石及茂才、孝廉的提拔任用,都責令出助軍需和修宮室錢,大郡到二三千萬,其餘各有差別。應當上任的人,都必須先去西園評定價值,然後才去。有的錢交不夠,甚至自殺。那些保持清白的人請求不去上任,都被強行派去。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