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讓是誰?東漢十常侍之首張讓簡介

2016-08-20 22:10:14


當時新任命的巨鹿郡太守河內郡人司馬直,因有清名,減少一些,責令交三百萬。司馬直接到詔令,惆悵地說:“為人民父母,反而搜刮百姓,以滿足當今所需,我心不忍啊!”托病辭官,上面不準。走到孟津,上書盡力陳述當世的過失,古今禍敗的教訓,然後吞藥自殺。書奏上後,漢靈帝為此暫時停征瞭修宮錢。又建萬金堂於西園,取司農的金錢繒帛,滿積其中。又回到河間買田地住宅,建造宅第樓觀。靈帝本是侯爵出身,素來貧窮,常常嘆息桓帝不能置傢業,所以聚斂金錢財物作為私產,又收存瞭小黃門常侍的錢各數千萬。

投水自盡

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駕崩,皇長子劉辯即位,中軍校尉袁紹勸大將軍何進下令殺宦官以得民心。謀劃泄露,張讓、趙忠等人乘何進入宮之際,共同殺瞭何進。袁紹率兵殺瞭趙忠,搜捕宦官,無論老小,統統殺掉。張讓等幾十人劫持天子作為人質逃到黃河邊上,追趕得急迫,張讓等人悲痛地哭著向漢少帝劉辯告辭說:“我等滅絕,天下大亂啊!希望陛下自己愛惜自己!”說完,都投河自殺。
《後漢書》:是時,讓、忠及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栗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十二人,皆為中常侍,封侯貴寵,父兄子弟佈列州郡,所在貪賤,為人蠹害。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