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務之急的主人公是誰?當務之急有什麼歷史典故

2016-08-20 22:13:16

成語當務之急的意思是什麼?成語當務之急的意思是指當前任務中最急切要辦的事。那麼,成語當務之急的主人公是誰?成語當務之急出自何處?當務之急有什麼歷史典故?請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成語當務之急的主人公是孟子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國人(也就是現在的山東鄒縣東南人),距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傢、政治傢、教育傢,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傢的重要代表人物。
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傢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 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他繼承瞭孔子“仁”的思想並將其發展成為“仁政”思想,被稱為"亞聖"。

當務之急出自何處

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上》:“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 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為務。”意為‘當前急切應辦的要事。’

當務之急的典故

先秦時期,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問起,現在要知道和要去幹的事情很 多,究竟應該先知道和幹些什麼。孟子回答說: “有智慧的人無所不知,但要知道當前應該做的事中最急需要辦的事,而不要面面俱到。比如仁德是人們無所不愛的,但應先愛親人和賢者。又比如古代的聖主堯和舜,尚且不能認識所有的事物,因為他們必須急於抽當前最重要的事情。堯舜的仁德也不是愛一切 人,因為他們急於愛的是親人和賢人。”
接著,孟子又從反面來回答這個問題:“父母死瞭,不去服三年的喪期,卻對服三個月、五個月喪期的 禮節很講究;在長者面前用餐沒有禮貌地狼吞虎咽,咕哆咕哆地喝 湯,卻去講什麼不能用牙齒咬斷幹肉等等,這就是舍本逐末,不知道 當前最需要知道和幹的是什麼。”

相關推薦:

成語枕戈待旦的主任公是誰?枕戈待旦有何典故
彈冠相慶的這個成語故事的主人公是誰?
曲突徙薪這個成語故事的主人公是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