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是一個能人輩出的時期,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在一這時期有所謂的曹魏三傑,蜀漢四相以及江東四傑,現在,小編要為大傢介紹的是江東四傑,那麼,三國時期的江東四傑分別指誰?江東四傑資料介紹。
三國時期的江東四傑指誰?
三國時期的江東四傑指的是周瑜、陸遜,魯肅、呂蒙四人。
周瑜,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廬江舒縣人。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周瑜與孫策交好,曾隨當時寄身袁術的孫策攻伐江東諸侯,後來孫策派周瑜鎮守丹陽。袁術聽說周瑜很能幹,曾聘周瑜為將軍,但是周瑜認為袁術難成大事而拒絕。建安三年,周瑜投奔孫策,任職中郎將。孫策死後,周瑜以中護軍之職和張昭一起共同輔佐孫權,執掌軍政大事。赤壁大戰期間力主拒曹並使用若幹計謀獲得勝利。赤壁大戰之後,周瑜諫議孫權將劉備安撫在吳郡,以美女和玩物消磨其意志,但孫權未采納。孫權後來采納周瑜的諫議,出兵攻取蜀地,消滅張魯,然後消滅曹操,周瑜在江陵進行軍事準備時死於巴陵,時年三十六歲。孫權曾為其素服吊喪。
陸遜,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傢、政治傢,歷任吳國大都督、上大將軍、丞相。世代為江東大族。
陸遜二十一歲時開始在孫權將軍府中任職,歷任東西曹令史、海昌屯田校尉、定威校尉。陸遜曾經諫議孫權平定山越族的動亂,時拜右都督。東吳攻打關羽時,陸遜設計蒙蔽關羽,並與呂蒙一起消滅關羽,占領南郡,被封為撫邊將軍,華亭侯。黃武元年(公元222年),陸遜任大都督統兵抵禦劉備大軍並運用計謀擊退劉備。孫權極其信任陸遜,並把印章放在他那裡,所有的公文都給陸遜過目並蓋章。赤烏七年(公元244年)陸遜出任丞相,翌年去世,謚號昭侯。
魯肅,字子敬,漢族,臨淮郡東城縣(今安徽定遠)人,中國東漢末年傑出戰略傢、外交傢。三國時期吳國名將。出生於一士族傢庭;幼年喪父,由祖母撫養長大。他體貌魁偉,性格豪爽,喜讀書、好騎射。
早年魯肅在袁術手下當東城長,後經周瑜的推薦,成為孫權的參謀,很早就為孫權謀劃瞭成就帝業的戰略計劃,深受孫權器重。赤壁戰前,魯肅在聯合劉備、勸說孫權抗曹等方面都起瞭極為重要的作用,並在之後協助周瑜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赤壁戰後,魯肅從大局考慮,又勸說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繼續鞏固孫劉聯盟。周瑜去世後,魯肅接任他的位置,負責處理荊州事務。
赤壁之戰時,魯肅力主抗曹,出使聯合劉備,並協助諸葛亮、周瑜說服孫權。魯肅為人忠厚老實,不忍周瑜陷害諸葛亮,多次協助諸葛亮脫險。赤壁戰後,魯肅在諸葛亮的設計下,成為保人,將荊州“借”予劉備,此後多次討要不成,處於兩難的境地。
呂蒙,字子明,東漢末年名將,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呂傢崗)。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隨孫策為將。以膽氣稱,累封別部司馬。孫權統事後,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從圍曹仁於南郡,破朱光於皖城,累功拜廬江太守。後進占荊南三郡,計擒郝普,在逍遙津之戰中奮勇抵抗張遼軍追襲,並於濡須數禦魏軍,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魯肅去世後,代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使東吳國土面積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勛殊隆。然而“蒙疾發”(後世人或猜測建安二十四年發生瘟疫,因史載呂蒙、孫皎、蔣欽死於同年,或猜測是呂蒙年輕時在戰場上吃苦受累導致積勞成疾),不治而薨,享年四十二歲。
呂蒙發憤勤學的事跡,成為瞭中國古代將領勤補拙、篤志力學的代表,與其有關的成語有“士別三日”,“刮目相待”、“吳下阿蒙”等。
相關推薦:
三國時期的蜀漢四相是哪四位?蜀漢四相簡介
商朝四大天王是哪四大?
中國明代江南四大才子都是誰?江南四大才子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