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曹魏、蜀漢、東吳國三個國傢形成三足鼎立之勢,而吳國又因所統治地區又居於三國之東,故亦稱東吳。東吳是三國時期的三國之中歷時最久的國傢,而後在公元280年被西晉所滅,東吳的滅亡標志著三國時期的結束。但是,你知道三國時期的東吳共歷經幾朝存在多少年?
三國時期的東吳共歷經幾朝存在多少年?
孫吳是三國之中歷時最久的國傢,歷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則為59年)。222年(魏黃初三年)孫權為吳王,名義上依附於曹魏,實際已脫離曹魏控制。229年5月23日,孫權稱帝,孫吳正式建國。
東吳是自公元229年建立到公元280年5月1日滅亡,東吳的滅亡標志著三國的結束,歷史進入西晉時期。
東吳是孫氏父子三人經兩代人的努力所建立的。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時,孫堅隨朱儁鎮壓黃巾,又參與平定西北邊亂,以後又受任長沙太守轉戰於江南諸郡。董卓之亂時,孫堅參加討伐董卓的關東聯軍,並立下不少戰功。打敗橫行一時的董卓而進駐都城洛陽,於公元191年(漢初平二年)征討荊州時戰死,侄子孫賁率其將士依附袁術。公元194年(漢興平元年),孫堅長子孫策投奔袁術,並討回孫堅部分舊部。
相關推薦:
漢朝多少年歷史?漢朝歷史詳細簡介
歷史上的秦朝一共延續瞭多少年
西周一共歷經瞭幾代?西周共歷經瞭多少年?
公元195年以幫助舅舅吳景對抗劉繇為由,開始向江東發展,實力不斷增強。他爭取到朱治、周瑜、張昭、張纮等人的幫助,擊敗瞭劉繇、嚴白虎、許貢,迫使會稽太守王朗投降,占領瞭會稽、吳郡、丹楊的廣大地區。公元196年(漢建安元年),漢獻帝在許昌定都以後,孫策拒袁術而聯曹操,被任命為討逆將軍,封吳侯。公元199年(漢建安四年),袁術病死,是年,孫策征伐廬江,孫策又兼並瞭袁術餘部,擊走劉勛,繼續征伐江夏,大敗黃祖;勸降豫章太守華歆,實力迅速壯大。
公元200年(漢建安五年)孫策死,孫策之弟孫權統領孫策舊部,並得到張昭、周瑜、程普等人輔佐。廬江太守李術不服孫權,但不久便被平定。
公元203年(漢建安八年)至公元208年(漢建安十三年)間,孫權先後三伐黃祖,並得到大將甘寧;又派遣賀齊、蔣欽等人討伐各郡山越叛亂。公元208年(漢建安十三年),孫權由吳郡遷徙治所到京城,公元211年(漢建安十六年),孫權聽從張纮建議,遷徙治所到秣陵,築石頭城,並將秣陵改名為建業。
公元215年(漢建安二十年),劉備取蜀,孫權討還荊州,劉備不從。盛怒下的孫權以呂蒙為將,連下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劉備亦起兵五萬赴公安,關羽將三萬於益陽與魯肅對峙,大戰一觸即發。然曹操於此時取得漢中,劉備面臨著極大的威脅,隻好與孫權議和,承認荊州的長沙、桂陽歸孫權,以湘水為界。同年,孫權征合肥,久攻不下,率軍退還。在退軍路上,孫權被魏將張遼擊敗。公元219年(漢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這時的孫權看著劉備逐漸做大,旋即改變戰略,將矛頭指向劉備,聯合曹操。孫權任命呂蒙為都督,襲取南郡公安,士仁、麋芳等投降;隨後又占據江陵;派陸遜取宜都等地。潘璋部將馬忠在臨沮擒斬關羽等,孫權將劉備勢力清除出荊州。
此時,曹魏、蜀漢、東吳都還沒有建國,知道公元220年到公元221年曹魏、蜀漢先後建立。夷陵之戰曹魏、蜀漢建立後又經過夷陵之戰和石亭之戰,尤其是石亭之戰中魏國的失敗,使曹魏在二十四年內不再發動大規模的攻吳行動,戰後相對安定的環境為孫權稱帝奠定瞭基礎。公元229年(黃龍元年)5月23日,孫權稱帝,建都武昌,後遷建業。
東吳建立後,東吳領有東漢末年揚州與荊州大部地區及交州全境,後分交州東北部為廣州,國土面積在三國中僅次於曹魏。起初建都於吳郡(今江蘇蘇州),後築石頭城遷都建業(今南京)。孫吳大力發展經濟,對江南地區的開發做出瞭重大貢獻。
公元280年(天紀四年)5月1日,孫吳亡於西晉,標志著中國漢末三國以來割據局面的徹底結束。東吳滅亡後,歷史全面進入西晉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