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1 18:21:06
劉備稱帝前後蜀漢的軍隊規模
劉備在稱帝前,先後以左將軍、益州牧、漢中王等名義組成政府機構,他自己既是政府首腦,又是最高軍事統帥。同時,劉備在其府中設置一整套軍政幕僚,以軍師將軍諸葛亮為幕僚長,又以親信將領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等分統眾軍。劉備稱帝後,以皇帝名義繼續統帥全國軍隊,以諸葛亮為丞相、錄尚書事,總理全國軍政。劉備時期,以劉備為主,加上諸葛亮以及劉備手下幕僚和近臣,組成瞭蜀漢政權的中央軍事領導機關。劉備稱帝後,蜀漢軍隊漸有中外軍之稱。但蜀漢軍隊由於總數不多,又常年處於調動戰鬥之中,有時中外軍的區分不甚明顯。比如蜀漢丞相孔明、大將軍蔣琬等人所率軍隊從性質上說應為中軍,但實際上其軍卻長年駐屯漢中對魏前線,更似曹魏的外軍。
蜀漢意義比較明確的中軍是中央禁衛軍,主要由左右羽林及虎步、虎騎二營組成。左右羽林分由左右二部督統率,虎步、虎騎二營各有將士約五六千人,其首領為虎步監和虎騎監。蜀漢的中央禁衛軍職掌皇宮及京師宿衛,其統帥沒有固定職位,由皇帝指定任命。此外,蜀漢亦如曹魏,襲漢舊制設步兵、屯騎、越騎、長水、射聲等五校尉營,但兵力也很有限。相關閱讀推薦
三國時期曹魏的軍事制度:軍隊為最高權力者控制蜀漢軍隊組成
蜀漢軍隊主要由步兵、騎兵、水軍、弩兵、車兵等組成。後諸葛亮率張飛、趙雲等與劉備會攻益州,也以水師溯江西上。蜀漢連遭荊州、夷陵兩次大敗,水師舟船損失殆盡。此後,經過經營,蜀漢仍擁有一支頗具規模的水軍。如蔣琬任大將軍時,就曾"多作舟船,欲由漢、沔"水路伐魏。弩兵是蜀相諸葛亮為瞭抗擊曹魏強大的騎兵而特意建立的一支軍隊。蜀漢的弩兵多由今雲、貴、川等地的少數民族組成,戰鬥力極強,為蜀軍之精銳。諸葛亮曾為弩兵設計一種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
蜀漢還有一定數量的車兵,諸葛亮垂名後世的八陣圖,實即步、弩、車、騎4兵種合成編組方陣。
蜀漢的軍隊最初是由召募和收降而來,劉備在攻取荊益二州後,方始建立世兵制與征兵制並行的兵役制度。一般來說,蜀漢開創基業過程中的舊有士卒,大多成為世兵。此外,蜀漢為保證兵源,在其統治區內實行征兵制,使境內百姓都有充兵役的義務。與此同時,蜀漢還以召募、招降、強征等方法,大量以西南各少數民族充兵,因而蜀漢軍隊中有"青羌"、"賨叟"等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