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自公元190年董卓之亂後,朝天大全旁落,拉開瞭軍閥割據的序幕,歷史進入三國時期,而三國時期是一個群雄割據的時期,自公元220年,曹操的兒子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那麼,三國和東漢末年有何區別?三國時期和東漢末年是同一個時期嗎?一起來看下吧。
三國和東漢末年的區別
東漢末年指的的是在東漢朝代末年,大體是漢獻帝時期,這期間,雖然已經出現瞭大量割據勢力且三大政權基本成型,但是因為獻帝仍在位 國號仍是漢朝的,所以稱東漢末年。
而三國是在曹操死瞭,其子曹丕上位後獻帝禪位,曹丕稱帝改國號為魏之後,蜀吳隨之稱帝以後到司馬傢統一這段時期。真正的說法不應是三國,而是漢-魏-晉-南北朝才對。
真正的差別就是東漢是否在明面上正式下臺。
三國時期與東漢末年是屬於同一時期?
嚴格的來說三國時期與東漢末年不是同一個時期。
東漢末年,東漢王朝日益腐敗,而豪強勢力已成,黃巾之亂後,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將民變平定,卻導致地方豪強擁兵自重。公元190年,董卓之亂又起,自此漢廷大權旁落,揭開瞭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東漢政府名存實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中國進入三國時期。
由上所述,歷史進入三國時期後,東漢已經滅亡。
三國時期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瞭三國鼎立的雛型。
相關閱讀推薦
西漢和東漢有何區別?其先後順序是怎樣的
三國時期魏國都城在今天的哪裡?是否現今的洛陽
三國時期的文字是什麼字體?三國文字字體楷書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