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皋(前1673年---前1671年),姓姒,名皋,又名昊或簡昊。中國王族分封時代夏王朝的第十五任帝王(一說第十七任)。他的祖父是姒不降,父親是姒孔甲。孔甲死後繼位。在位11年,皋在位時,遷都於澠池(今河南省澠池縣西)附近。
姒皋是夏王姒孔甲的長子,生於帝扃十九年(辛未,前1730),出生在國都老邱王宮。他從小胸懷大志,關心國事,少年時代就時常出宮到民間走訪,瞭解民情,熟悉百姓的生活,對老百姓的婚喪嫁娶、喜怒哀樂都十分關註。
孔甲三十一年,在位31年的姒孔甲歿,姒皋繼承王位。皋在位時,遷都於澠池(今河南省澠池縣西)附近。
姒皋即位前歷經瞭三代帝王。姒皋三歲,夏王朝十二任王姒扃去世,十三任王姒廑即王位。姒廑晚年時他才開始入朝為官,但並沒有得到姒廑的重用。直到十三任王姒廑去世,他的父親姒孔甲奪取王位,他才得到瞭重視。此時姒皋已經二十多歲,正值年輕有為血氣方剛的年華,發誓一定要協助父王治理好國傢。父王姒孔甲對他也抱有很大希望,任命他為輔政大臣,讓他輔佐自己治理國政。也許是對人生的認識不同,姒皋對父王的一些行為很不滿意,曾多次勸諫他,但姒孔甲固執己見,一意孤行,他這個做兒子的也是無可奈何。
昊立十一年,在位11年的姒皋歿,葬於今河南省洛寧縣境內。其兒子姒發繼承王位。姒皋即位以後,首先糾正瞭父王執政時所做的一項錯誤決定,為豕韋氏平反。《竹書紀年》載:“(姒皋)帝即位,使豕韋氏復國。”
接著,姒皋又對國傢的政治機構進行必要的調整和改革,廢除瞭一些不合理的規章制度,比如稅收制度,以前規定不管豐收還是歉收,一律按人口如數繳納,現在改為根據實際情況交稅,不搞一刀切;再比如行業分工,以前不允許跨行業經營,現在改為本行業遭災或者破產,可以經營別的行業以維持生計。同時還增加瞭一些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新政策。積極鼓勵農民開墾田地,大力發展畜牧業和手工業,支持商業貿易,從而促進瞭國民經濟的發展。為瞭維護社會的治安和穩定,姒皋還加強瞭軍隊建設。他建立起一支有戰鬥力的常備軍隊,以對付那些反叛夏王朝的諸侯和方國。
正當姒皋胸懷大志全力復興夏王朝的時候,意外的事情發生瞭。這年秋天,姒皋突然得瞭急病,來勢兇猛,大口大口地吐血,經多方救治無效,數日後病死於西河王宮。
姒皋五十四歲即王位,在位執政虛記十二年(《通鑒外紀》),卒於後皋十一年(乙亥,前1666),終年約六十五歲,死後葬在崤山南陵(又稱皋陵,今河南洛陽市洛寧縣境內)。帝號皋,尊號夏王(後),謚號帝皋。
《國語·周語下》說:“孔甲亂夏,四世而隕。”意思是說夏朝的統治從此發生危機,從孔甲開始計算,還有四代做皇帝,夏便要滅亡瞭。姒皋是第二代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