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來之食的主人公是誰?成語嗟來之食出自哪個典故

2016-08-21 20:25:32

嗟來之食是什麼意思?嗟,喂,不禮貌的招呼聲。釋義:指帶侮辱性或不懷好意的施舍。嗟來之食出處:《禮記•檀弓下》:“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

  人在困難的時候通常是需要別人幫助的。但假若幫助你的人表現出瞭居卨臨下的態度,這種幫助將剝奪你的尊嚴。

  故事發生在戰國時期的齊國。當時各諸侯國之間爭奪霸權,連年戰亂,廣大的土地成瞭戰場,田野荒蕪,難民流浪四方,老百姓苦不堪言。有一個貴族名叫黔敖,傢裡囤積瞭許多糧食,忽然善心大發,決定救濟災民。他準備瞭一些如稀粥一類的食物,擺放在路旁,一看見有災民路過,就立刻揮著勺子,不停吆喝。災民饑餓難忍,隻好滿懷屈辱地去領取些許賞賜。黔敖以救世主自居,愈發傲慢,不停地叫著“喂喂喂,吃啊吃啊!”仿佛在給牲畜喂食。

  又有一個災民過來瞭。他用破袖子遮著臉,腳拖著草鞋,步履蹣跚,身體已是非常虛弱。黔敖照例大聲吆喝,可這名男子漠然而過。黔放覺得非常奇怪,連忙加重聲音喊:“喂,來吃吧!”同時左手舉著食物,右手揚著喝的。饑民於搖擺中站定,雙眼直視黔敖。他的臉蒼白如紙,雙目深深凹陷,仿佛什麼也看不見,又仿佛什麼都看得明明白白。片刻,他虛弱而緩慢地說:“我就是因為不吃嗟來之食,才餓成這個樣子的!”

  這細若遊絲的聲音沒有隨著他的倒下而消失。許多聲音的流傳是在無聲中進行的,譬如這位錚錚漢子臨死前平靜的話語。其實它早就停留在你身上瞭,不信,閉上眼睛,在心裡細細尋找。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