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1 20:25:13
夏朝的第一位皇帝是夏禹,第二個皇帝是啟,夏禹的兒子,在位29年。啟,姓姒名啟,大禹的兒子,大禹死後,啟即位為天子,即位後擊敗有扈氏的反抗,鞏固瞭政權,建立瞭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的國傢。
啟,姓姒名啟,大禹的兒子,大禹死後,啟即位為天子,夏啟即位後,在鈞臺大宴各地首領。有扈氏對啟破壞禪讓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滿,拒不出席。夏啟發兵對有扈氏進行征伐,大戰於甘,有扈氏戰敗被滅。這次勝利,使新生的政權得到初步鞏固。建立瞭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的國傢。啟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歡飲酒、打獵、歌舞,而疏於朝政。
夏朝皇帝姒啟,姒禹之子。姒禹病死後,姒啟通過武力征伐伯益,將其擊敗後繼位,成為中國歷史上由“禪讓制”變為“世襲制”的第一人。繼位後,姒啟又通過甘之戰,擊敗強有力的有扈氏,消除瞭華夏族內的反對勢力。姒啟在位晚期,發生武觀之亂,政局動蕩。姒啟驕奢淫逸,最終病死,葬於安邑附近。
人物簡介
姒啟的母親是塗山氏。屈原的《天問》中載傳說說,姒禹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與塗山氏相遇於臺桑,旋即分別。懷孕的塗山氏女在傷念中生下姒啟後就死瞭。姒禹死後,姒啟破壞瞭禪讓制,自行襲位,建立瞭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從此,原始社會宣告結束,開始瞭奴隸社會,啟也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帝王。姒啟放棄陽翟,西遷到大夏(今汾澮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
人物生平
益啟之爭
媯舜以後,王權進一步強化,傳說姒禹塗山會盟時“執玉帛者萬國”,“朝諸侯之君會稽之上,防風之君後至,而禹斬之”。此塗山就是河南嵩縣的三塗山,亦即會稽山,正在夏人活動中心地區附近。可見經姒鯀、姒禹兩代經營,夏後氏已形成一支強大的勢力,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瞭基礎。隨著王權的產生,氏族制度的機關已部分被改造,部分被拋棄,唯繼任領袖的人選要經議事會認可的形式尚存。
而從媯舜到姒禹正處於社會大發展的時代,各種人才輩出,首先被舉為姒禹繼任者的是當時曾掌五刑、負責獄訟的皋陶。皋陶先姒禹而死,部落聯合體議事會又推舉瞭益,即伯益。
他是顓頊和少典氏的後裔,又名大費,與皋陶有一定的血緣親屬關系,曾協助姒禹平水土,有功而受到媯舜的器重,被任命為掌管山澤、調馴鳥獸的“虞”,古文獻曾有“益主虞、山澤辟”之說,有學者認為他的功績在首創畜牧業。所以按照傳統習俗,姒啟作為領袖之子在議事會討論繼任者人選時,雖被優先提名,但他的功績與威名無法與益相敵,益很自然的成為議事會認可的法定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