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時期的辛亥革命和戊戌變法有什麼不同?

2016-08-21 20:28:32

  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後所進行的兩次著名的政治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後所進行的兩次著名的政治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清末的中國,所以戊戌變法的失敗,把更多的人推到瞭推翻滿清的陣營,武昌起義隻是那根稻草,辛亥革命勢在必行。

 

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異同

  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後所進行的兩次著名的政治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

  一、不同點

  代表階層:以康有為為代表的維新派代表資產階級上層,他們極力接近封建社會上層人物,更多地體現瞭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代表瞭中小資產階級,他們緊緊依靠華僑、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等,較大程度上體現瞭資產階級革命性。

  思想主張:維新派把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學說同傳統的儒傢思想相結合,在維護孔子的名義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舊思想。革命派直接用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學說作為思想武器,宣傳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變革的目的:維新派主張維新變法,實行君主立憲制,要求發展資本主義,但未觸及封建土地制度。革命派按照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反對實行君主立憲制,主張推翻清朝統治、改變封建土地制度,提出瞭“平均地權”的土地綱領。

  手段:維新派主張用和平和改良的方式,幻想實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革命派主張以暴力革命推翻封建統治。

  性質: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革命。

  實際影響:戊戌變法的法令基本被廢除,其主要功績是在社會上起瞭思想啟蒙的作用。辛亥革命推翻瞭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打擊瞭帝國主義侵略勢力,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二、相同點

  產生背景: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民族危機的加深。

  主張: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挽救民族危機。

  影響:都促進瞭資本主義的發展,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具有愛國和進步的意義。

  實踐結果:都失敗瞭,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中國的民族危機依然嚴重。

  失敗原因:客觀原因是反動勢力的破壞,主觀原因是階級和時代的局限性。

  二者都屬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都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綱領。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