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義和團運動?義和團運動的歷史意義

2016-08-21 20:31:28

  什麼是義和團運動?義和團運動發生於1899年的秋天,當時中國正處在清朝的晚期,中國正在被帝國主義瓜分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為瞭反對帝國主義,以農民階級為主的義和團運動爆發瞭。(更多閱讀請關註的微信訂閱號:lishi/暴走大歷史)

  義和團運動失敗的原因

  義和團運動參戰的雙方是八國聯軍、清政府和義和團,這是一場反帝的愛國運動,義和團運動的發生使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被阻止,同時也促進瞭人民的覺醒。盡管義和團運動帶來瞭很多的意義,但是它還是失敗瞭,它失敗的原因有哪些呢?

  義和團失敗的原因主要有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客觀原因主要是清政府和帝國主義勢力的聯合對抗,這個是義和團失敗的主要原因。主觀的原因是義和團沒有發現清政府的腐敗,他們的“扶清”導致他們對清朝放松瞭應有的警惕,一味地盲目排外,導致最後被清朝政府和帝國主義一起夾擊,導致最後以失敗告終。

  義和團運動的不足之處

  義和團運動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它存在著很多不足的地方。領導義和團運動的階級是農民階級,基本的群眾是農民與小手工業者,這些人沒有一個比較實際的革命綱領。剛開始的時候,他們的宗旨是“反清復明”,但是這個宗旨反復遭到清政府的壓制。面對著民族的危機,義和團開始把矛頭對準瞭帝國主義,他們提出瞭新的宗旨,名為“扶清滅洋”。

  義和團運動

  義和團運動的領導者帶有局限性,他們也沒有一個先進的領導。當時的清朝政府以慈禧太後為首,為瞭躲避義和團的打擊,表面上和帝國主義作戰,但實際則是投降於帝國主義,與此同時他們還鎮壓義和團運動,所以義和團受到內外夾擊,最終失敗。

  義和團運動雖然有不足的地方,可是這些不足也留給後人警醒,這也為之後的運動提供瞭寶貴的經驗。

  愛國是一種偉大的情感,在清朝晚期中國沉陷苦難的時候愛國更是一份珍貴而必要的感情。義和團運動是愛國的農民階級和帝國主義反抗之下進行的運動,但是由於農民階級本身帶有局限,也沒有優秀的領導者,最終導致這場運動失敗瞭。
相關閱讀》》》》》揭秘毛澤東為何選擇延安為革命根據地的真正目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