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1 20:32:34
出類拔萃的意思:拔:超出;類:同類;萃:原為草叢生的樣子,引伸為聚集。超出同類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出處:先秦·孟軻《孟子·公孫醜上》:“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孟子,名軻,字子輿,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學生。孟子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傢、教育傢。他繼承瞭孔子的儒傢學說,他非常崇拜孔子,在他的心目中,孔子是個超人的天才,是個聖人。
有一天,孟子的學生公孫醜問孟子:“老師,你已經是一位聖人瞭嗎?”
孟子說:“連孔夫子都不敢稱自己是聖人,我又算得瞭什麼呢?”
公孫醜列舉瞭伯夷、伊尹等以賢德著稱的人問孟子,他們是否和孔子一樣。
孟子回答說:“自有人類以來,沒有人比得上孔子的。”
公孫醜接著又問:“那麼,他們和孔子有什麼不同呢?”
孟子借用瞭孔子的學生有若的一句話說:“凡是同類的都可以相比較。麒麟和走獸,鳳凰和飛鳥,泰山和小土堆,河海和小水窪,它們都是同類。但前者又都遠遠超越瞭它的同類。聖人和老百姓也是同類,都是人,但聖人是遠遠地超出那一類的。自有人類以來,沒有人比孔子更偉大瞭。孔子是出於其類,拔乎其萃。”
——《孟子·公孫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