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孫悟空的身世 孫悟空是怎麼來的

2016-08-21 22:33:44

  一部讓80後和90後都能提起回憶的神話電視劇《西遊記》。

  在80末90初有很多經典的電視劇讓很多80後和90後記憶猶新,《西遊記》便是其中之一,在劇中齊天大聖孫悟空那不屈不撓與惡勢力鬥爭的精神深深感染著當年的一代人,機智、好動、活潑、勇敢、疾惡如仇、是非分明的性格特點也深受大傢喜歡,雖然如今有很多翻拍的版本,但留存在8090後記憶裡的還是83版西遊記。

  《西遊記》中,孫悟空是石頭裡蹦出來的沒錯,可是他真的沒有父母嗎?他的親生父母到底是誰?孫悟空是怎麼來的?悟空的身世如何呢?跟小編來一一揭曉吧。

  孫悟空的身世

  孫悟空能帶領唐僧師徒最終取得真經,並成為“鬥戰勝佛”與他那一身本領和性格有關,可以說他是《西遊記》中的第一主角。孫悟空一生受到瞭很多人的教導,最為重要的人要數第一任師傅菩提祖師和第二任師傅唐僧,在取經時也受到瞭如來、觀音的點化。不過關於悟空的身世卻鮮有人知,往下看吧。

  孫悟空身份幾大說法

  關於悟空的身世,《西遊記》第一回說:“花果山山頂有一塊仙石。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這個仙石成猴的理由其實等於在小說中懸置瞭猴子的身世。

  小說傢語焉不詳,引出後世一片猜度之議。《宋高僧傳》中曾記載:在唐代,真有一位高僧名叫“釋悟空”。這位悟空高僧本是京兆雲陽人,俗名叫車奉朝,是後魏拓跋氏的遠親,非常聰明,而且在老傢十裡八鄉以孝悌聞名。當時正值開元盛世,有一個西域國願意歸附大唐,遣使到長安朝覲,同時也邀請大唐派人回訪。

  第二年,大唐派瞭張韜光以及其他四十多個官吏上路瞭,其中就有左衛徑州府別將車奉朝。到瞭西域這個國傢後,唐使完成使命回去瞭,車奉朝卻因病留下瞭,病得很重,病中他發願,隻要能康復就出傢為僧。結果病真的好瞭,他就投瞭西域法師舍利越摩為師,法號悟空。但是落發後的釋悟空想傢,師父舍利越摩同意瞭,並親手書寫瞭一夾經文以及一枚佛牙舍利贈別。釋悟空路上走到睹貨國,遇到一片小海,釋悟空剛走到南岸,大地就開始搖動,陰雲密佈、暴雨如註,閃電齊發還夾帶著冰雹。這時聽到有商人說,龍神發怒瞭,肯定是你們誰偷帶瞭佛舍利這樣的奇珍異物,帶瞭就趕快投於海中。釋悟空連忙向龍神懺悔,幾個時辰後,雨雹才停。在龜茲的蓮花寺他又遇到一位法師善於傳譯,悟空就把攜帶的經文拿出來請他翻譯,譯好瞭才回到長安,被皇帝安置到躍龍門使院,一直到“退休”。釋悟空的經歷與孫悟空頗有一些相似,但更像是悟空與玄奘故事的合體。

  魯迅和胡適論證孫悟空“國籍”

  1919年,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寫到孫悟空形象系正宗“國貨”,應是來自中國民間傳說中的淮泗水怪“無支祁”(又說“巫枝祇”)。無支祁的形狀像猿猴,塌鼻子,凸額頭,白頭青身,火眼金睛,號稱“千古第一奇妖”,常在淮水興風作浪,危害百姓。他的頭頸長達百尺,力氣超過9頭大象,無論是搏擊跳躍,還是快速奔跑,他都非常迅捷,常常是眨眼之間就看不見瞭。

  傳說禹治淮水時,無支祁作怪,風雷齊作,木石俱鳴。禹很惱怒,召集群神,最後由禹手下的猛將庚辰揮舞方天戟,制服瞭他。無支祁雖被抓,但還是擊搏跳騰,誰也管束不住。於是,禹用大鐵索鎖住瞭他的頸脖,拿金鈴穿在他的鼻子上,把他鎮壓在淮陰龜山腳下。從此,淮水才平靜地流入東海。

  這隻比好萊塢電影中的大猩猩“金剛”更威猛的猴像妖神,第二次出現是在北宋的《太平廣記》中,書中記載楚州刺史李湯偶然間把鎮壓無支祁的鐵索搬動,結果驚浪翻湧,在鎖鏈盡頭冒出來一隻5丈高的巨獸,白首長鬐,雪牙金爪,闖然上岸。蹲踞在地上的姿態十分像猿猴,但是兩眼緊閉著,從眼眶、鼻子、耳朵等七竅處水流如泉,口中涎沫的腥穢,使得人們都不能近前。巨獸蹲瞭一會兒,伸長脖子伸瞭個懶腰,正當人們仔細觀察時,它突然睜開雙眼,目光如電如炬,環顧四周,看到有人,立刻顯出將要暴發狂怒的樣子。岸上眾人見狀不妙,奔走逃亡,無支祁才又徐徐入水而去,不再出來。

相關推薦